北京市通报无障碍环境建设及检察公益诉讼情况

已重点整治整改点位36.6万个、办理检察公益诉讼案件181件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2月20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情况及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情况。据悉,自2019年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专项行动以来,北京市全面加强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等重点领域无障碍环境建设,重点整治整改点位36.6万个。2022年至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案件181件,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64份,督促履职整改问题点位500余处。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聚焦群众需求,强化无障碍设施服务保障,城区无障碍公交车辆已达1.2万辆,占比超过85%;地铁站出入口实现无障碍设施位置示意图和无障碍服务电话全覆盖;升级改造盲人音响信号灯1000余处;481个政务服务大厅和72个政府网站完成无障碍改造升级;基础电信企业自营门厅爱心专席实现100%覆盖;为2.6万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北京市聚合各方力量,绘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保护“同心圆”,其中,各级检察机关先后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普法宣传40余次,通过公益诉讼智能线索发现分析研判平台发现48件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立案41件,成案率达85.4%),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环境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无障碍环境更加温暖有爱。

  此外,活动还发布了5件北京市检察机关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