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法学会“五项举措”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讯(记者邵春雷)2024年以来,安徽省淮南市法学会以“五项举措”,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精准有力护航“七个强市”建设,全力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把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制定法学会年度工作要点,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党的领导等内容纳入全市政法工作要点,同部署同推进。依托中国法学会网站,组织法学会干部、法学法律工作者等,开展3期线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累计6000余人次参训。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和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地方立法、重大公共决策、重点工程项目等可行性论证和风险评估200余次。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复杂疑难案件42件,参与政法系统案件评查4人次。市县法学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首席”工作与“一村一法律顾问”“警民联调”“普法宣传”等法律服务工作机制有机融合。全市“首席”累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0余次。

  法学研究成果量质齐升。积极组织政法干部申报安徽省法学会2024年研究课题,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提交的“物业服务纠纷化解的困境与纾解路径——以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审判案例为蓝本”获立项。市委政法委、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法学会联合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面依法治市理论与实践重大课题研究,参与课题申报、评审工作。积极组织全市法学会会员参加第二十一届长三角法学论坛、第十七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投稿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第四届“苏区法制研究论坛”征文活动。

  法治宣传服务精准高效。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舜耕大讲堂——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专题讲座。在淮南师范学院(泉山校区)举办全市政法系统“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专题宣讲活动。市检察院打造首个平台化社区普法品牌项目——“检察蓝·社区行”,在田家庵区洞山街道黎明社区正式揭牌运行。

  持续加强法学会自身建设。大力推动市县法学会建设,围绕县(区)法学会换届工作,开展专题辅导。大通区等4个县(区)召开区法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完成换届选举工作。着力进一步发展壮大会员队伍,推动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机构、企业法务部门及其他社会组织发展会员,畅通为会员服务渠道,切实把法学会建成“法学法律工作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