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龙桥派出所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绘就新时代“枫桥经验”“工笔画”


  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龙桥派出所辖区面积87.79平方公里,区域内铁、公、水运交织,是全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近年来,龙桥派出所立足“主防”定位,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创建特色党建工作法和“12345”平安建设模式,打造“三格义警”群防队伍,集聚群防群治智慧力量,形成以点带面、一呼百应的共建共治共享联动格局,通过深耕细作“五个在一线”织密派出所主防“防护网”,深化“三服务”擦亮“警心守护”品牌,创建“三心三步”工作法助力矛盾纠纷联调,探索出一条“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基层治理之路。


  党旗飘扬在一线,织密“思想防护网”

  龙桥派出所始终坚持将政治建警作为“灵魂工程”,精心打造“三格共治 ‘桥’见美好”特色党建品牌,秉持“党建联建、隐患联治、工作联动”理念,切实盘活村(居)、企业的党员力量,促进党员群众携手共建,共育基层治理和谐之花,龙桥派出所党支部先后荣获全市公安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全区公安机关“五星级过硬党支部”等多项荣誉。


  基层智治在一线,织密“科技防控网”

  龙桥派出所辖区聚集大量待拆迁区和在建工地,面临在建项目多、务工人员多、拆迁纠纷突出等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为此,龙桥派出所向科技和群防要警力要战斗力,按照“机制+大数据+人力”的警务模式,对应全区“数字巡防”工程布局,在辖区重点区域及场所增设AI多场景智能预警镜头16个,2022年10月以来,辖区盗窃类案件同比下降62.26%,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依托“三格义警”指挥调度平台,聚焦“智慧厂区、智慧场镇、智慧学校”安排基层警务,以科技赋能推进“警情共处、共守平安”。2022年10月至今,“三格义警”指挥调度平台处置纠纷求助类警情618起,占该类总警情的41.4%,有限的基层警力用在了刀刃上。


  治安联防在一线,织密“阵地控制网”

  在纵深推进“两队一室”改革中,龙桥派出所立足“主防”职能定位谋划思考,结合辖区地域特点、发展状况、治安特点,整合4个片区警力和民力,创新打造“12345”平安建设工作模式,即以一个综合指挥室为“中枢大脑”,社区警务队和案件办理队为核心,借助企事业、工地、村(居)三种力量,依托四个中心警务室站点,全面加强打、防、管、控、服各项工作。通过重塑警务组织构架,联动开展巡逻防控、隐患排查、纠纷调解、宣传防范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不久前,某企业的一名义警发现停放在工厂门口的一辆外地牌照车辆可疑,便及时向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报告,综合指挥室立即调度附近巡逻的民辅警及网格员前往查看。依靠群众力量,派出所现场查获了该车违规装载的13件烟花、97件爆竹,及时发现并消除了该起风险隐患。


  矛盾联调在一线,织密“平安防护网”

  针对临港经济区企业数量多、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频发的治安特点,龙桥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各方调解资源,秉承细心、决心、责任心“三心”和排、化、访“三步”工作法,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10月至今,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47余起,成功率达98.20%。

  同时,该派出所邀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甘国贵,以龙桥派出所“驻所调解室”作为阵地,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批批像他一样热心、耐心的调解员,辐射辖区各领域做好定分止争工作,夯实了辖区社会稳定基础。2022年10月至今,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0余起,成功率达100%。


  服务群众在一线,织密“警民融合网”

  龙桥派出所坚持走好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持续深化便民利民“三服务”“三联守未”等护企安民服务举措,围绕大型企业汇集人才落户、宣传防范、安防巡逻等开展进企业活动,架起警企沟通“暖心桥”。2022年10月以来,针对辖区务工流动人员多的特点,主动上门开展反诈宣传198场次、提供预约办证服务134人次、取证代办服务114人次。

  在护校安园方面,龙桥派出所积极推动党政共发力,搭建家校、警政、志愿者“三联守未”机制,推出“携手向‘阳’而生 同守无‘欺’校园”和“小小法治宣讲员”宣教活动,用心用情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三联守未”机制运行以来,开展护学工作230余次。

  针对农村地区,龙桥派出所将巡逻防范和服务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2022年10月以来,深入社区开展“赶集巡”148次、“坝坝巡”73次、“宴席巡”42次,帮扶救助群众139人次。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8.46%、35.71%,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75%,呈现辖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