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打造“心海护航·源治理”项目

以茶为媒,“品”出基层社会治理“新滋味”


  “你好,今年托管班何时开办?”在距离寒假还有1个月时,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心海护航·源治理”项目组的电话就已铃声不断了。

  “来电者多为曾参加托管班的孩子的家长,他们对托管班颇为满意,所以提前打电话询问今年寒假是否还有。”“心海护航·源治理”项目组工作人员介绍,自2023年起,街道连续两年开展免费暑期托管班活动,为34个村的百余名青少年精心筹备了集心理健康筛查、暑假学业托管、家庭教育引导以及危机干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在当地村民中广受赞誉,收获了一致的认可与好评。


  源头预防,精心呵护青少年成长

  王哥庄街道坐落于青岛崂山山麓与黄海岸边,这里不仅四季风景迷人,而且还是远近闻名的绿茶之乡。每至春夏旅游旺季与采茶农忙时节,孩子们放假后的托管问题成为村民的烦心事。

  为此,“心海护航·源治理”项目组精心打造暑期免费托管班,面向全体村民开放。托管班课程丰富多元,融合了精彩的爱国教育课、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皮影与漆扇课、富有表现力的心理剧场与辩论赛展示课,还有注重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的课程等,旨在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心态,预防和降低青少年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截至目前,项目组已为街道670名青少年逐一建立心理档案,开展20人次的心理咨询服务、6期青少年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以及3期家庭教育宣讲活动;组织520人次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160小时;直接服务近700人,间接覆盖人数达2万人。


  源头疏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有时我们察觉到孩子的一些问题在学校得以纠正,但回到家庭与社会环境中又出现反复。家庭的教育模式以及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常常超出学校的管控范畴。”学校心理老师的一番话,点明了基层治理中的关键痛点。

  为巩固教育成果,“心海护航·源治理”项目组依托街道综治中心、6个管区以及5所学校设立“暖心茶座”,营造温馨舒适的交流空间。“暖心茶座”配备了专业的心理疏导设备与沟通设施,除了专业沙盘、模具,还有茶具、茶叶、座椅等,秉持“沏上一杯茶,说说心里话”的理念,为村民构建起一个有地待、有人说、有人听、有人帮、有人解、有人助的“六维”心理援助平台。在这里,孩子们能够畅所欲言吐露心声,家长可以毫无顾虑地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协助,村民们遇到大事小情都可以走进来,一边品茶,一边化解纠纷。

  王哥庄街道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发现,孩子与父母、村民邻里间的矛盾纠纷,多由小事引发,因“好面子”与互不相让而逐渐累积。倘若这些“小事”与“心里话”能及时向专业且值得信赖的人倾诉,并得到公正客观的分析与疏导,解开心中的“疙瘩”,许多社会治理难题便可迎刃而解。基于此,“心海护航·源治理”项目借助“暖心茶座”,针对矛盾纠纷当事人等不同群体开展心理调适工作,不仅聚焦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更将社会心理服务全方位融入学校、村(居)、家庭等各个层面,形成了前端预防、中端调解、后端赋能的闭环管理模式。

  “我常来这儿,这儿时不时有老年人活动。子女忙,我想找人聊聊就来坐坐。”在志愿者帮王女士调试手机网络信号的间隙,老人愉快地交谈着。在“暖心茶座”,老年人、特殊人群、家庭主妇等都能聆听心理健康讲座,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或者接受一次心理咨询,提升自我调适能力。项目组还特别关注患有慢性病、饱受孤独寂寞困扰等有心理问题的老人,近3年来,为他们提供不少于40次的个性化心理援助与关爱服务。


  源头赋能,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在“暖心茶座”,街道不只是想通过“喝茶”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还希望能搭建起舆情收集和风险隐患排查平台,避免“小问题”积累成“大矛盾”。社会心理服务也并非局限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基础的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服务,而是常态化开展社会心理监测与预警、推进社会心理服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实施突发事件的心理疏导与干预,为社会治理提供不可或缺的心理支撑与助力。

  项目组针对街道长期奋战在一线、工作压力大且节奏快的村(居)专职网格员,量身定制心理团体辅导课程,实时关注其心理状态,并借助心理培训提升他们的沟通技巧,提高工作效率,间接赋予专职网格员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的能力。

  王哥庄街道专职网格员王云红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了因家庭变故长期闭门不出的特殊女孩小梅(化名),运用所学心理知识取得小梅信任后,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介入,经过1年多的不懈努力,小梅终于走出家门,重新拥抱生活。

  项目组还为各类团体辅导活动精心设计趣味形式,吸引村民踊跃参与、积极互动交流,减少了村民间的误解与偏见,增进了邻里情谊,激发村民积极投身社区事务的热情,显著提升了村民的民主意识与自治意识,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与自治能力,为农村社会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下一步,青岛崂山王哥庄街道将通过“心海护航·源治理”项目深入整合社区骨干、文娱队伍、非遗文化、优质农产品、爱心企业等优势资源,充分调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以“茶”为媒,激发农村治理社会活力,品出基层社会治理“新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