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力构建法学会发展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社会治理体系。过去一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护航高质量发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守护人民平安幸福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创造了新业绩,为平安市中、法治市中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
牢固树立党建强会理念。坚持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服从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法学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研究阐释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努力奋斗。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履行维护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职责,加强对法学会各类论坛、年会、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等活动及主办的网站、报刊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牢牢掌握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
积极服务法治实践,为助推“活力品质强区建设”贡献力量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区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法律支撑作用,为平安建设、扫黑除恶、乡村振兴、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等重点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当好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智库。
服务基层治理扎实有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区、街道两级“一站式”矛调中心,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学会会员参与重大案件处置和社会矛盾化解,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公民、企业特别是民营和中小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积极主动参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一园区一团队”“一项目一顾问”法治护航行动,组建护企“法律帮帮团”,为辖区企业开展普法培训,指导企业合规经营、防范法律风险。2024年以来,市中区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咨询60余次,举办公益法律课堂26次,辐射全区中小微初创企业420家,进一步优化全区营商环境。
繁荣法学研究成效显著。把政法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群众关心的法治热点问题等作为重点和主攻课题,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加快推进法学研究、交流成果的转化应用。2024年,组织会员参加全国、省、市法治论坛,共报送研究论文168篇,先后有16篇论文获奖。
坚持创新发展、紧跟时代需求,在深化法治宣传上开创新局面
深入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以“身边人教育带动身边人”,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群众的思想共识,培育“法治带头人”229人、“法律明白人”667人,有效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素养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重点法律知识,深入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送法到户、服务到人。2024年以来,全区组织100余名法律专家、普法志愿者,组织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86场次,覆盖受众人数7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500余次。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开展“法治进校园”普法活动,深入望岳路小学、纬二路小学等中小学进行专题授课,着重针对前期发生的校园交通安全事故、未成年人侵害案件、校园霸凌等热点问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3次。
加强自身建设,在发挥职能作用方面实现新突破
积极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作用。坚持以“建站点、抓首席、办案件”为工作主线,聚焦区委、区政府最关心、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法律问题,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党委、政府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助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化解的区重点历史遗留问题“山大新苑”,面临涉及群众多、烂尾时间长、维稳压力大、资金回笼难等现实难题,影响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党委政府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项目进行全面复盘,在项目处置方式及房款退还等环节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意见,最终促进该问题有序化解。
强化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在全区政法单位及17个街道共建立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23家,力促法学法律专家通过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这个老百姓“家门口”的法律服务窗口,以最简、最优、最快的模式,为群众提供不等待、不排队、面对面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法律服务,用心用情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同时,面对情绪激动的重点、特殊群体贴心开展心理疏导,做好来访群众政策法律法规解读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弄清法律政策规定,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化解矛盾、维护权益。
规范会员服务管理。完善会员联络制度,通过会员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沟通情况、交流工作、强化指导、做好服务。组织会员参加各类法学论坛,交流法学研究成果,不断扩大法学会的影响力。大力培育法学法律人才,注重在基层一线法律实务工作者中发展会员,切实把善于钻研、热爱法学研究和有建树有成果的法学法律工作者吸收到会员队伍中来。目前,共发展会员181名,会员队伍规模持续壮大。
(作者为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法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