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罗甸县法院探索“智慧司法” 为群众提供更优司法服务

以科技之光照亮司法便民之路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司法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人民法院作为这场变革的先锋,正以智慧法院建设为引擎,推动司法服务向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从基础设施的完备到数字建设的亮眼,再到审判管理的规范和诉讼服务的便民……近年来,罗甸县法院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智慧司法”的深刻内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


  智慧基石:打造完备基础设施,奠定智慧法院根基

  近年来,罗甸县人民法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智慧法院建设作为深化司法改革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了确保智慧法院建设的顺利进行,罗甸县法院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科技审判法庭12个,卷宗管理中心、数据采集中心及信访接待中心各1个,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智慧法院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同时,罗甸县法院还积极搭建了一系列终端系统,包括远程接访系统、当事人短信服务平台、语音转写系统等10余套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法院的工作效率,也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目前,罗甸县法院的硬件、软件及网络服务支撑的完备信息化审判管理体系已基本搭建完成,为加快推进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智慧法院的建设,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理念的转变。罗甸县法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服务中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和温暖。


  数字蝶变:深化无纸化办公,推动智慧法院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智慧法院建设进程中,罗甸县人民法院不断深化无纸化办公办案,将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作为推动卷宗电子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抓手。通过严格贯彻落实省、州法院工作要求,罗甸县法院及时配齐了签名板、电子签章等设备,并依托数据采集中心及卷宗管理中心,积极运用电子卷宗随案生成与同步运用系统,实现了卷宗集中转化和数据化生成。

  这一改革举措的实施,不仅大大提高了法院的工作效率,也极大地减少了纸质材料的使用,降低了诉讼成本。据统计,2024年罗甸县法院已“单套制”归档3979件,产生206247页电子卷宗,同比减少纸质材料59685页。其中,民事案件“单套制”归档2653件,平均每个案件仅产生7页纸质材料。

  数字蝶变,让罗甸县法院的智慧法院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除了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外,罗甸县法院还积极推动其他数字化建设。通过科技赋能,助力审判管理信息化、卷宗管理数字化、司法公开网络化发展。目前,罗甸县法院已实现全流程网上办案、全过程网上监管、全数据网上应用,审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智慧便民:全面推广应用智慧系统,让诉讼服务触手可及

  智慧法院的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罗甸县人民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宣传推广应用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网上缴费、网上开庭、律师服务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智慧系统。

  这些智慧系统的应用,让当事人和律师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更加便捷的诉讼服务。通过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当事人可以随时随地在线立案、查询案件进展、提交证据材料等;通过微信小程序,当事人可以方便地接收法院通知、查看案件信息等;通过网上缴费系统,当事人可以实现在线缴纳诉讼费用;通过网上开庭系统,当事人可以远程参加庭审;通过律师服务平台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律师和调解员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和调解纠纷。

  据统计,2024年以来,罗甸县法院网上立案3918件,网上立案率达77.41%,网上缴退费率达99.42%,网上送达率97.09%,远程开庭200余件,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结案3242件,各智能化系统应用率100%。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罗甸县法院智慧便民诉讼服务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罗甸县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推动司法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智能。同时,继续加强与上级法院和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智慧法院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构建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