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实践、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及解决路径
9月25日,《南方日报》报道,广东近期公布12项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的基准价,并明确自2024年10月1日起,将取卵术、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8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报道称,以广东省生殖医院的测算数据为例,绝大多数项目价格下降、部分大幅下降。比如,人工授精术降幅约50%,试管婴儿的移植术、胚胎培养等项目费用平均下降15%以上。
此外,广东省医保局还发文明确,今年年底前广东各地要按照“创造条件、优化流程、加强调度、应纳尽纳”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站、所)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参保人在村卫生室就医即可享受医保报销,方便群众就近就医。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但为何要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法律问题,如何破解?笔者试对此进行探析。
基本概念及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实践
什么是辅助生殖?辅助生殖也称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帮助不孕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俗称“试管婴儿”)及其衍生技术。
人工授精,指将男方的精液进行体外优化处理后注射到女性生殖道内取代性交而使妇女受孕的技术,受精的发生与自然过程一样,在女性输卵管内完成。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试管婴儿”),是指将精子和卵子都取到体外,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完成受精,在培养皿里进行胚胎培养,再将胚胎移植到女性子宫内。目前,主要有三种试管婴儿技术适用于不同人群需求:“第一代”的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第二代”的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第三代”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
衍生技术,包括冷冻胚胎技术、冷冻胚胎复苏后移植技术、卵子经体外成熟后进行胚胎培养技术、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及卵子冷冻技术等。
为何要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4月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全球约有六分之一的生育期成年人经历过不孕症。在我国,2019年发布的《中国妇幼健康事业进展与展望报告》提示,我国将近5000万人群面临不孕症的困扰。2022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经辅助生殖技术而出生的婴儿超过30万。而辅助生殖技术第一代与第二代试管婴儿费用约3万元,第三代费用约5-8万元。2022年7月,国家医保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逐步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支付范围。2023年7月,北京市率先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截至2024年10月,已经有23个省份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减轻不孕不育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积极支持。同时,辅助生殖上下游相关产业如医疗器械、医疗耗材、培养液、药物等领域也将迎来全新机遇。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从法律层面看,一方面有利于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医疗机构投入辅助生殖技术研发和应用,引导患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避免非法采供卵等违法行为发生。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
辅助生殖技术违法滥用可能增多。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重要方法,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必然会有更多医疗机构开展辅助生殖技术,这可能引发更多辅助生殖技术违法滥用问题,如违法代孕、非法采供卵、非法性别鉴定及出具虚假出生医学证明等。根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的规定,目前,我国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代孕行为。代孕不仅违反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侵犯代孕母亲和婴儿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纠纷,如子女抚养权、继承权等问题。非法采供卵可能导致供卵者和受卵者的感染、出血、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严重后果,引发故意伤害、非法拘禁和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其行为涉及人体器官买卖、非法医疗行为、非法采集人类遗传资源等多种违法犯罪问题。非法性别鉴定及出具虚假出生医学证明则严重影响生育秩序和社会管理。
医疗纠纷可能增多。目前,人类的辅助生殖技术还有诸多技术瓶颈,其成功率和安全性都很难达到100%,没有一家医疗机构可以保证一对夫妇通过辅助生殖一定获得怀孕和生产。其成功率除取决于母体的年龄、不孕年限及胚胎质量外,还取决于母体中胚胎直接接触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各地在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后,必然会吸引更多医疗机构开展辅助生殖技术项目,但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专门针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和监管的法律,现行相关规范性文件多由卫健部门颁布,主要是针对医疗机构的资质、审批、实施和处罚等方面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且法律效力较低。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会吸引更多医疗机构投入辅助生殖技术研发和应用,但也可能使得一些辅助生殖机构受利益驱使,进行一系列违反安全和规范的操作,侵犯患者合法权益,甚至造成患者身体受到损伤。此外,还涉及法律空白点的争议,如冷冻胚胎的冷冻期限、胚胎处理方法、胚胎双方或一方亡故及婚姻中途变故后胚胎所有权属之争等。这涉及伦理、法律等诸多问题,若没有明确规范,则可能引发诸多矛盾纠纷。
部门监管衔接有待加强。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后,群众对相关医疗需求可能会增加,更多医疗机构包括一些小的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也可能加入。因此,如果对此类医疗行为监管不力,易引发严重违法违规医疗行为,这不仅可能增加性传播疾病、遗传疾病或出生缺陷的风险、影响出生人口素质,还可能造成妇女儿童身心伤害,导致家庭伦理关系混乱,甚至给社会治安和家庭健康带来很大隐患。辅助生殖技术涉及法律伦理和医学多个领域,多部门联合监管可以更好地防范各个方面的风险。但目前辅助生殖技术主要由卫健部门负责监管,卫健部门可以监管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和伦理审查机制,但是身份识别和打击辅助生殖非法滥用还需要公安机关进行,而药品和器械的合法性检验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因此,有效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督及联合执法机制,迫在眉睫。
有效防范风险的路径
开展辅助生殖技术违法滥用专项整治。违法滥用辅助生殖技术行为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序良俗,具有法益侵害性。2023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中央政法委办公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项活动工作方案》提出,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严厉打击买卖精子、买卖卵子、代孕、伪造和买卖出生医学证明等违法犯罪行为。这为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参考。
同时,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打击跨国买卖精子、卵子、代孕等非法交易行为。此外,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公众对非法代孕的认识和警惕。社交媒体平台对于非法代孕的信息传播要及时处置,媒体应加强对非法代孕的危害和法律后果的宣传报道,尤其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防止其成为非法交易的受害者。
积极预防医疗纠纷。辅助生殖技术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医疗技术,其规范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在整个辅助生殖过程中,医疗机构需要明确法律责任,严格把关,确保各项技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绝不做违法违规的超范围服务。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医疗机构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是避免医患纠纷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在辅助生殖过程中,医疗机构要明确告知患者使用促排卵药物和激素药物,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会给其带来身体和情绪上的不适。比如,体外受精等辅助生殖技术可能导致多胎妊娠,多胎妊娠会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婴儿发育不良等,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等,医疗机构一定要尽到充分告知的法律义务。同时,涉及患者体内操作问题,如取卵过程中的卵巢刺穿操作可能带来感染、出血、卵巢损伤等风险,医疗人员一定要尽到谨慎注意义务。切实落实充分告知和谨慎注意义务,不仅可以促进辅助生殖技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有效避免违法违规案件发生和医疗纠纷出现。
有效加强监管协作措施。由于辅助生殖技术涉及复杂的医学、伦理和社会问题,所以对其强化监管协作尤为重要。卫健部门应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各项检查,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日常监管工作。同时,要强化部门联动,加强协同配合,完善线索发现处理机制,健全信息沟通共享机制,严格监督执法,对重点案件开展联合督导督办。卫健部门要建立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审批和校验管理工作,加大对违规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罚力度,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管理,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此外,要定期检查医疗机构的业务范围和服务项目、工作人员资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核实是否存在不具备资质或者不具备相应技术类别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的情况。卫健等相关部门还应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加强培训,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作者为西北政法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