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将打造“网红打卡地”变成硬指标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热持续升温,一大批“网红村”“网红镇”应运而生。打造“网红”文旅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以“网红打卡”为抓手,一些乡村发展出特色民宿、娱乐项目、农产品市集等文旅产业一条龙服务,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然而,当打造“网红”成为乡村标配,村村皆“网红”,处处有“网红打卡地”,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有网友留言称:不知何时,打造“网红打卡地”成了上级对下面的考核任务,去年,上级出台文件要求,每个单位要产生两个“网红打卡地”,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9月29日中国经济网)
@李霖:打造“网红打卡地”不是随便种一棵树、刷一堵墙、架一座桥、插一块牌子就能实现的,即便有雄厚的财力支撑,也必须有“人无我有”的巧妙思维、“人有我优”的独特设计、“人优我特”的管理服务。如果把关不严格、监管不到位,“网红打卡地”容易沦为“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钱花了,人没来,于民生也没有丝毫改善。纳入考核,造不出“网红地”;问责问效,也逼不出“网红点”。将打造“网红打卡地”纳入考核,并非推动经济发展的权宜之计。只有群众认可的、点赞的、喜欢的,才是真正的“网红”。放眼长远,重点还是要放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