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条路径”推进基层政法工作现代化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安全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会对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山东省高青县政法机关以更强担当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以更大力度推进法治高青建设,以更高标准筑牢国家安全屏障,以更实举措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努力走好“四条路径”,推进基层政法工作现代化。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固本培元走好政治建设“根本路径”。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一是加强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执行党委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政法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等制度,持续加固上下协同联动的“党管政法”工作体系。二是加强自身建设。全覆盖组织政治轮训,切实教育引导全县政法干警系好“第一颗纽扣”,不断巩固反电诈、涉法涉诉信访攻坚等主题教育专项整治成果,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行动坚决。三是加强执法为民。以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出台服务企业发展系列文件,开展“百警进百企”“企业服务年”“暖企安商”等行动,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提升政法机关执法司法工作满意度。

  坚持“多治融合”,稳扎稳打走好社会治理“基础路径”。以平安创建为抓手,积极协调条块联动,以网格带村居、以村居促镇街,逐步实现村民自治、多治融合。一方面,持续强化“自治”力量,吸纳红色楼长、单元长、乡贤名人等自治力量,用好社区治理委员会、“公益合伙人”等自治模式;深化“一网三联”,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积分金融转化机制,让更多群众享受到“自治红利”。另一方面,持续优化“共治”路径。拓展“微网实格、党群共治”,充分发挥全县129个网格服务团组、10支“晓理说事”服务队的作用,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理论宣讲、建言献策活动;建立“社区吹哨、小哥报到”新机制,建设“城市汇客厅”、社区“青蜂驿站”,组建新业态“小哥”兼职网格员队伍,实施“社区+新业态企业”结对联建,不断延伸基层治理触角;打造“信用+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覆盖村(社区)和村民(居民)的信用档案,用活信用积分,提升治理效能。

  坚持“源头防控”,创新举措,走好矛盾调解“主要路径”。立足地域特色、区域特征、县域特点,积极探索系统集成,全面推动多元解纷机制。一是着力优化矛盾纠纷“有地调”基层治理模式,完善三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理顺一揽子调处快速高效流程,建设党建融合发展“矛调”阵地,打造村级“家庭站”。二是着力保障矛盾纠纷“有人调”。健全“矛调”联席会议机制,及时调整充实镇(街道)领导小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调委会遍访工作制,增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成立县流动调解队伍,将调解工作做实做专。三是着力解决矛盾纠纷“有法调”问题。总结“望闻问切”解邻里矛盾、“三评三调”化滩区土地纠纷等解纷经验,打造“青评理”“和木邻李”等调解品牌。

  坚持“主动创稳”,靠前作为,走好维护稳定“必由路径”。坚持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构建“1+2+4”维稳工作体系。“1”,指“一个指挥部”,成立全县维护稳定工作指挥部,下设网络舆情、信访维稳、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两拖欠”问题治理4个工作专班。“2”,指“两项工作载体”。依托“基层工作日”“三事工作法”载体,推行信访事项帮办代办和领导干部主动“下访”,推动“应急维稳”向“常态创稳”转变,确保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信访事项合理处置。“4”,指“四个一工作体系”。建立“一本分类管控台账”(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对风险隐患进行大起底,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构建“一张责任网络”(根据台账分类,逐项明确分管县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成立县、镇街、管区、村居联合挂包专班,预防风险隐患不激化、不上行)、细化“一份任务清单”(针对重点人员、重点群体、重点场所、重点领域,分级分类梳理制定管控任务清单,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任务)、完善“一套运行机制”(建立县维稳指挥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分管县领导分工负责、挂包督办,县委常委会定期调度、会商指导的工作模式,并配套完善指挥调度、分析研判、预警交办、督办考核工作机制,形成“镇街为主、部门协同、县级统筹、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作者为山东省高青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