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两部门联合通报长城保护情况
已开展长城保护工程120余项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9月13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文物局以“检察公益护长城 京华文化续新篇”为主题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长城保护情况。据悉,自2000年至2023年底,北京共计开展长城保护工程120余项,使用财政资金超过6亿元。近年来,共引入社会力量4000万元用于长城保护,不仅拓展长城保护经费引资渠道,还极大地促进了全社会共同保护长城的公众意识。
据介绍,今年以来北京各级检察机关针对长城保护中的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实地踏勘、全面排查,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重点加强对长城城墙、城堡、敌台等不同类别文物本体的保护,督促保护长城点位19处,重点推动拆除保护范围内的违法建设11处,移除线杆24根,清理耕种200余平方米,清理杂物70余处,清理植被70余处。其中,北京铁检院向文旅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文旅部门约谈涉案企业删除组织攀爬未开放长城的违法信息300余条,并会同文旅部门与9家互联网平台召开“涉长城信息平台治理工作推进会”,推动平台处理违法信息1205条,完善审核提示机制,实现网络溯源治理。
此外,活动还发布了12件北京市检察机关“长城保护公益行动”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