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不能“骑易还难”
“随扫随骑”的共享单车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然而,仍有许多用户受到“还车难”的困扰:按照规定放在停车点(P点),App上却显示“还车失败”;跟随平台指引挪车,终于还上了车,却几经折返,耗费时间精力等。共享单车解决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但时常卡在关锁环节的“最后一厘米”。(8月26日人民网)
共享单车开锁容易还车难的问题在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存在。据某第三方投诉平台数据,有关各类共享单车锁车难的投诉记录达1万余条——“定位失败,重复刷新几次均无用,只有交调度费”“明明把共享单车放在自行车停车区域,却说我停在管理区外,要收5元”……这些,无疑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便,令消费者在一些情形下还车不得不多负担费用。
共享单车停车难问题考验着城市治理智慧。解决共享单车停车难的关键路径在于找到城市、企业和共享单车用户之间的平衡点。地方政府当积极作为,例如,应综合考虑城市空间布局、结合居民出行需求,做好共享单车停放点的合理规划;和企业建立灵活反馈沟通机制,将共享单车停车点位设置得更加科学合理等。针对“还车难”等共享单车管理问题,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举措。今年3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在《2024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合理规划地铁车站、居住小区周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车位,提高接驳轨道便利性。湖北襄阳上线的智慧城管平台可以识别各类单车厂家、牌号、路段位置等信息。这些举措对于纾解共享单车停车难,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复制。
对于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来说,应当履行好主体责任。例如,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实现智能规划、智能调度、智能派单,以此达到单车运力在时间、空间和需求上的最优匹配;全方位提升电子围栏定点还车技术,提升定位精度、破解还车难题。同时,也应优化客户服务,避免出现“联系客服不处理,不退费,联系不到人工客服”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