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佳县:“佳理·好商量”焕发社会治理新活力

  近年来,陕西省佳县聚焦基层矛盾纠纷多、化解难等短板,创新推出“佳理·好商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以“家里好商量、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为工作原则,健全工作机制,焕发出社会治理新活力。2023年,全县矛盾纠纷化解率99.4%、信访积案化解率100%,获评“陕西省信访工作优秀县”。截至2024年5月,县人民法院立案数同比下降32.97%,信访总量同比下降68.42%。

  佳县积极开展创建无诉讼村(社区)活动,将乡镇创建无诉率、矛盾纠纷化解率、群众满意率纳入平安建设绩效考量体系。每年年终兑现奖惩,对创建率高、矛盾纠纷化解及时、群众满意的乡镇,在来年年初县政法工作大会上进行表彰。对措施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实行信息预警、挂牌督办、约谈负责人、取消评先晋优资格。

  依托“乡贤+五级五长+红袖章队伍”资源力量,有效利用“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综合运用人情、乡俗、村规、古训等,对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纠纷,按照双方当事人意愿,选择既熟悉又信赖的“熟人”参与调解。

  按照“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的思路,整合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阵地平台,形成多元一体化运行模式。根据需求,设立综合协调岗、信访接待、矛盾化解、心理咨询、法律援助五个岗位,形成人民调解、司法助力、心理疏导、法律服务等非诉讼纠纷化解有机衔接,有效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外溢、上行。

  由县委政法委牵头,联动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进一步将服务窗口前移,服务重心下沉,凝结多方调解力量,形成“综合治理、司法指导、信访调解、警务参与、依法审理”五位一体的多元化调解格局。

  针对邻里纠纷琐事多、小事多,调解员直接到矛盾纠纷村民家中,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推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搭建乡贤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沟通平台,对相互协商未果和多重矛盾案件,由当事人各自陈述、众人点评、乡贤判案,形成“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对于涉及专业性强、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约当事人到“佳理·好商量”调解室,由乡镇村干部、派出所、司法所、“三官一律”等专业人员轮流化解,以法律政策的讲解、类似案例的参考、风土人情的惯例进行引导,达到最佳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佳县政法机关和乡镇互设联络专员,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指导、参与、回访矛盾调解工作。建立调解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调解员工作热情,推动调解工作走深走实。建立负责人包案化解机制,对“硬骨头”矛盾纠纷,由县级负责人包案化解,认真做好案情研究、协调处理、疏导解释等工作,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化解。建立宣传推广机制,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化解典型案例,在《佳理·好商量工作简报》、单位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及时进行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