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海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7月,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随着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的召开,我国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在远洋捕捞、航海、造船、深海开发、海洋油气开发及极地科研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之而来的海事海商纠纷、海洋主权争端等涉海问题日渐增多,对高素质涉海法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此,本文试探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复合型涉海法律人才的需求以及涉海法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


  海洋强国战略对法律人才能力的需求

  人才能力培养除应当符合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外,还应当契合国家与社会发展需求。面对建设海洋强国目标、应对国际海洋秩序深刻演变、妥善解决国内外涉海洋海事纠纷的现实挑战,我们迫切需求具备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复合型涉海法律人才。

  什么是复合型涉海法律人才?笔者认为,复合型涉海法律人才是指既对海法(海法是以海洋为客体,调整其社会关系的法律总称,包括海洋法、海商法,以及刑法、行政法、环境法等学科中的涉海部分)有深刻理解和掌握,而且对海洋自然学科专业知识有广泛了解,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解决国内和国家间的涉海纠纷,具备跨学科专业素养的高端人才。

  总体来看,复合型涉海法律人才应是以下学科领域知识的复合:一是法学与外语专业的复合。海法国际性较强,其制定与实施需要各国广泛参与和合作,大量法律渊源来自国际法。因此,无论是司法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需要以外语作为工作语言。这使得涉海法律人才必须在精通法律的同时,能熟练使用外语进行有效沟通和专业写作。二是法学与外交学的复合。海洋连通世界,海法中的航运、海洋环境、海洋开发、海洋划界等内容均与各国利益相关,各国为了管辖海域和岛屿、共同开发海洋资源、便利海上交通,往往通过签订条约的方式维护相关权益。在处理国家间的涉海法律纠纷时,外交手段,如谈判、调停、斡旋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涉海法律人才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及外交专业知识。三是法学与航运、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理工科等学科的复合。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能力逐步拓展,使得海洋不断被纳入不同法律关系之中。比如,大陆架法律制度的产生就是以海洋地质学为基础发展而来,BBNJ(国家管辖范围外的生物多样性)法律制度的形成,则依赖于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地质学对深海开发影响的深入研究。因此,涉海法律人才还需掌握海洋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确保对法律关系的客体有清晰、全面的认识,避免制定出脱离实际的法律制度,确保相关规则的有效实施。

  综上,从海法的学科特性及目前国际海洋领域的法律实践来看,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对外参与海洋国际事务,维护自身海洋权益,涉海法律人才应既懂海洋法律、海洋政治、海洋管理,又了解海洋自然科学,还要能熟练使用外语。


  高素质复合型涉海法律人才的培养路径

  完善海法教育体系:强化案例教学与学科交叉性。我国涉海法律教育体系虽进步明显,但还可以从课程设置层面进行优化,以提升涉海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首先,在课程设置中加强案例教学。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海法课程偏重理论教学,忽视与海洋法律实务的结合。与民法和刑法等传统法学二级学科相比,海法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对疏离,学生难以仅仅在书面知识学习中获得对海法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因此,高校要及时更新海法课程内容,紧跟海洋法律实务的最新进展,加强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其次,强化课程设置的学科交叉性。海法与外交、航运、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高度相关,而目前我国大多高校仅在国际公法中专章讲授海洋法、在商法中专章讲授海商法;部分高校在选修课中设置海洋法学、海商法学,如宁波大学;仅有部分海事、海洋类院校如大连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在本科阶段设置开设必修的海商法、海洋法课程。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应设计并实施跨学科课程,如海洋通识课程、远洋货物运输课程、国际关系通识课程等,以培育学生对海洋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强化海法师资力量建设。涉海法律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基础的高级教师。目前,许多高校,尤其中西部高校,在该领域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难以满足高质量教学需求。建议高校积极吸引和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专家,通过校企合作、实务专家讲座等多元化途径,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师生提供专业培训,以促进知识更新和教学方法创新。目前,国内高校寒暑假培训项目多针对学生,比如厦门大学马可波罗—郑和国际海洋法律与政策暑期班。能够参加假期培训的学生仍是少数,因此,建议在现有培训项目基础上,扩大培训范围,将高校青年教师纳入培训体系,以确保所有海法专业学生均能从中受益。此外,高校应与政府部门及法律实务机构建立紧密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教学内容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的政策和法规变化,从而增强学生对最新法律动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建立实践平台,拓展国际视野。鉴于海法与学生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以及高校与海法实务界合作不足,学生在获取实习和实践机会方面面临挑战,这影响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此,建议高校与海事局、海洋局、海商法律所、港口企业等实务部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专业实践、暑期实习、模拟法庭、案例分析实验室等多样化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际操作经验。海洋的开放性和连通性决定了建设海洋强国必须立足国内、接轨国际。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国际合作机会的限制,学生在国际海洋法律领域的交流和合作经验不足,影响他们在全球海洋法律舞台上的竞争力。建议高校在海法教学培养方案中加大双语教学比例,将涉海英语纳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运用外语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引入国际法律专家参与教学,增强学生的国际法律知识。此外,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国际交流,如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会议、研讨会和学术交流项目,提高他们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高校应主动拓宽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渠道,深化实质性合作,如学分互认、教师互换、学生互派、课程互通等,为师生创造到国际组织任职实践的机会。

  加强政策支持,建立激励机制。自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海洋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海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法学领域成果相对有限。建议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更多杰出人才投身于海洋法律教育和实务工作。鉴于海洋法、海商法等学科的专业性,以及专业期刊的稀缺性,高校可以对这些领域的青年教师给予政策倾斜,适当放宽职称评审条件,以促进其职业发展。同时,对于有志于从事海洋法律研究的学生,高校应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就业指导,增强其职业竞争力。此外,通过设立奖学金和研究资助,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激发其研究热情。

  近年来,我国对高素质涉海法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类人才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涵盖法律、外语、外交、海洋自然科学等领域。高校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涉海法律人才培养路径:完善教育体系、强化师资力量、建立实践平台、拓展国际视野、加强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通过这些措施,我国可以加快培养一支能够在国际法律事务中发挥作用、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积极推动全球治理规则变革的高层次涉海法律人才队伍。这些涉海法律人才将成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中坚力量,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撑。


  本文为宁波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涉海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MXYB202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