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法院召开深入推进金融纠纷诉源治理交流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王蓉 通讯员王元义)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二号司法建议”,进一步低成本、高效率、实质性化解金融纠纷,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召开深入推进金融纠纷诉源治理交流座谈会。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机构众多,金融案件收案量一直在全市居于前列。案件结构上,信用卡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占比90%左右,该类纠纷不仅涉及金融机构实质利益,更关乎群众生活、民生保障,是金融纠纷诉源治理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西城法院针对金融批量案件激增态势,将出现逾期、符合起诉条件、尚未正式起诉的信用卡、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纳入诉前调解与司法确认范围,依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共同打造金融案件多元解纷一体化平台,创新推出金融纠纷“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并自主开发西城法院诉源治理调解平台。据了解,截至5月底,在诉前共化解金融案件29218件,3万余名群众挽回信用,助力金融机构回款数亿元,为各方节约诉讼费用达千万余元。

  为深入推进金融纠纷诉源治理,西城法院将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北京秉正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中心、杭州市余杭区共道云调解中心等调解组织纳入特邀调解组织名册,建立金融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加强对特邀调解组织及调解员的指导与培训,各调解组织在金融街法庭设立调解工作室,定期召开金融纠纷诉调对接联席会议,实现纠纷处理全流程标准化;充分发挥示范案件的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针对银行金融产品制作示范判决45份,就容易产生争议的焦点形成判点综述88个,建立《金融案件常用判点说理库》,指引类案裁判,促进矛盾化解;根据纠纷处理阶段及案件现实情况建立四种调解模式、分类层层化解,组建金融速裁团队,通过“提前介入、全程监督、预先审查”一体化联动,畅通诉前调解衔接司法确认;大力推进在线诉讼,通过人脸、短信身份双识别、区块链存证等技术手段,实现异时异地线上签约。推出诉源治理调解平台,实现“一案一空间”,双方当事人可在平台上实时在线沟通,进一步增强沟通与调解实效;针对常见纠纷积极发送司法建议,帮助金融机构规范管理、改善服务,减少纠纷成诉,努力实现“审理一件、化解一批、预防一类”的目标。

  会上,金融机构和调解组织代表分别围绕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二号司法建议”、完善金融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改进提升失联修复模式等话题交流发言,提出意见建议。

  会前,参会人员还依次参观了“红墙先锋 西法答卷”工作展、审判辅助事务集约管理中心、立案调解工作区、诉讼服务大厅、诉源治理直通车工作站,实地了解西城法院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