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中院:司法“组合拳”助力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民营上市公司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联文旅公司)受自身融资过重等因素影响,流动性资金严重紧缺,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及债务危机,且因2022年度归母净资产为负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为化解债务危机及退市风险,新华联文旅公司及其两家核心子公司北京新华联置地有限公司、长沙铜官窑公司先后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重整。北京一中院打出“预重整+统筹重整+协调审理”组合拳,助力企业脱困重生。

  在预重整工作的基础上,该案自正式受理至审结仅用时32天,重整计划的执行仅耗时14天。经过重整,新华联文旅公司的退市风险得以化解,400余家债权人通过现金、股票等相结合的方式获得较高清偿,千余名雇员的就业岗位得以保留,近5万名中小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流动性得以延续,实现了多方共赢。

  鉴于新华联文旅公司为上市公司,为节省工作时间、提高重整效率,北京一中院对其启动预重整,并指定临时管理人,在预重整阶段指导临时管理人迅速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环环推进,提升了重整效率和成功率。

  新华联文旅公司为控股型平台公司,在自身陷入经营及债务危机的情况下,两家核心子公司亦面临债务风险。同时,三家公司之间关联复杂、相互担保情况普遍。为统筹化解整体债务问题,北京一中院对三家公司进行协调重整,最终保留了新华联文旅公司的核心经营资产,一揽子全面化解债务风险,消除退市风险。

  统筹重整范围内的子公司长沙铜官窑公司注册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在不同法院分别管辖、不同管理人分别负责重整的情况下,将徒增重整成本、增加重整程序耗时、降低重整效果。为此,北京一中院依据相关规定,经两地高级人民法院跨省协调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确定实施集中管辖,实现对本案三个重整程序的统筹重整、协调审理。

  新华联文旅公司重整方案不仅兼顾债务风险的化解,更以企业重生、恢复经营能力为目标,同步实施对资产和业务的重组,实现公司“提质增效、聚焦文旅主业”。重整程序中,结合业务发展规划及下属子公司运营现状,将合并范围内子公司进行分类安排和处置,与核心子公司协调重整的同时,将部分低效资产剥离,助力新华联文旅公司及其核心子公司更加专注核心业务发展。

  重整之后的新华联文旅公司依托自身文旅产业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的专业优势,不断丰富文旅内容,做大做强文旅主业,其核心子公司长沙铜官窑景区2024年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84281人次,营收共计1200余万元,企业实现脱困复兴。

  下一步,北京一中院将持续关注企业司法需求,不仅为符合条件的危困企业提供多种司法救济路径,更为通过重整程序脱困重生的企业提供持续助力,帮助企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