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消费乱象必须“零容忍”整治
6两蓝莓当1斤卖,停车场不执行政府指导价乱收停车费……近段时间,一些景区的消费乱象引发关注。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个别摊贩、商家的不诚信行为可能会影响整个景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形象,各地应对此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5月10日《工人日报》)
@丁家发:景区消费乱象为何屡禁难止,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商贩、小商店诚信守法意识不强,只顾眼前利益,通过宰客欺客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景区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监管不到位,处罚力度不大,违法成本低,从而让不法摊贩、商家的胆子越来越大,消费乱象愈演愈烈。殊不知,此类不诚信经营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短期或许能够获取较多的不法利益,但从长期来看,口碑与信誉受损,游客则避而远之,摊贩、商家的路将越走越窄,最终只有“关门大吉”。同时,消费乱象也破坏了当地旅游消费市场秩序,让整个景区和城市的形象受损。对部分景区消费乱象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以保护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消费市场秩序。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景区要加强日常管理,针对缺斤短两、乱收费等损害游客利益的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进一步加大违法成本;畅通投诉、维权的渠道,让游客维权更容易,倒逼摊贩、商家守法经营,提升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