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清理整治“挂牌之乱”

  2023年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针对部分农村干部群众反映的村级站点设置多且重复,导致标牌、牌匾过多过滥的问题,河北省武邑县委制定集中整治农村“牌子多”“挂牌热”问题的实施方案,对现有标牌牌匾的实施部门、挂牌依据、费用支出、工作实效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分类梳理,凡无法规依据或无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的不再挂牌。(2月18日人民网)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村(社区)办公服务场所机构名称、规章制度牌子过多过滥问题凸显。村(社区)悬挂的牌子名称多,例如有“室”“所”“站”“中心”“之家”“协会”等。2023年,河北省武邑县就在全县524个村级组织共计清理规范各类标牌、牌匾约1.85万块。基层村(社区)挂牌初衷是“指示”“告知”,方便群众办事走对路、进对门。但不知从几时起,挂牌子也成了“留痕管理”的重要手段。

  “挂牌热”作为许多基层部门确实存在的突出作风问题,不仅造成了资金的巨大浪费,更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而“牌子多”“挂牌热”也绝非一省一地存在的现象。据报道,2021年,山东省在开展“村(社区)‘牌子多’问题集中整治”活动的一年时间里,6.5万个村(社区)共清理各类机构、制度牌子190余万块。牌子挂满了墙,却是有牌无服务、上墙不上心。现实也证明,挂牌多不等于服务群众就到位,基层单位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却成了“万能筐”,什么都往里装,反而可能招致群众的不满。

  “牌子多”“挂牌热”积弊非一日之寒,要根治“牌子之乱”,必须动真格。要破除“考核唯牌论”,严格规范考核评价事项,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标准,不再以是否挂牌作为考核村(社区)工作的依据,也不以设立临时工作机构以及承担某项工作试点、示范任务等名义自行增挂牌子。对“牌子多”“挂牌热”问题严肃整治,将其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来抓,对“牌子多”“挂牌热”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查严纠,严格追责问责,对徒有虚名、可有可无的牌子坚决清理,将“牌子多”“挂牌热”整治“回头看”“防反弹”融入日常工作,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坚决摘掉挂满墙的“形式主义”。

  有形的阵地在村(社区)墙上,无形的阵地在群众心里。为群众做实事,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而不是轻飘飘的浮名。不应该为了挂牌而挂牌,挂再多的牌子,都不如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中间,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强化为民服务宗旨意识,积极担当作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牌子阵地”变为实干阵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