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班级法务”走出教学育人新道路
以“普法+援助”创新法治实践教学
“没想到我们没有缴纳任何费用,还能这么快要回工钱。十分感谢你们!”近日,当事人代表朱某隔着手机屏幕向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姚姗姗同学表达感谢。
原来,2022年7月,湖南工业大学的“班级法务”工作室在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淦田镇开展入村普法宣传活动时,了解到该镇10余名村民被株洲市某建筑劳务派遣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没有得到任何赔偿。随后,该工作室指派姚姗姗等同学为这10余名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姚姗姗等人的努力,日前,这10余名农民工的补偿款全部到账,顺利结案。
据了解,自2017年成立“班级法务”工作室以来,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师生聚焦法治教育新篇章,以“授法于心,寓法于行”为理念,与法律援助专项重点活动相结合,开展法治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走出一条“普法+援助”的法治宣传新道路。
为知识“活化”实践“班级法务”
2016年,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教师在开展法学实践教学时,常遇到“静态”知识教学内容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的问题。如何将“静态”知识变为“活化”的动态内容?经过不断探索,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认识到,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是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怎样将教学内容与法治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为了解决理论与实践脱钩的问题,2017年初,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选拔16名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对接学校机械学院、计算机学院、生命与化学学院等3个学院16个班级,利用“法务-班级-学生”网格化教学机制,指导教师每月赴对接学院开展普法讲座,定期深入对接班级进行党的理论和法律知识宣讲,每月赴对接班级开展案例分析会和法律热点解读与宣讲会,以此来丰富学生法律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佘朝文向记者表示,利用“法务-班级-学生”网格化教学机制,让学生对接班级开展案例分析会和法律热点解读与宣讲会,是湖南工业大学“班级法务”的雏形。通过开展“班级法务”活动,湖南工业大学逐渐发现,参加“班级法务”的学生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又在实践中增长了解决问题的本领,更有利于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2017年开始,由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师生为主体定期开展的“班级法务”活动,其影响与日俱增。
参加湖南工业大学第一期“班级法务”的胡小芳,现在是一名执业律师。她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她顺利找到了对口工作,并很快进入工作状态,这得益于她在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求学时,多次参加的“班级法务”,让自己接触了一些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信心。
胡小芳回忆当年她参加“班级法务”活动时说:“我们大部分学生是在温室中长大的,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也很难意识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法律风险。因此,在课程设计中,‘班级法务’会挖掘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主题,如针对大学校园里频繁出现的‘校园贷’问题,我们多次开展以甄别‘套路贷’为主题的法治宣讲,对此同学们受益匪浅。”
走出校门传递法律温度
2022年夏天,株洲市白鹤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在野外游玩时,意外发现了几株特别鲜艳的花,确认是罂粟花后,立即报警。
小学生何以识得罂粟?这与湖南工业大学的“班级法务”有关。原来,白鹤小学是湖南工业大学“班级法务”常态化的普法宣传基地。当时,“班级法务”刚在白鹤小学开展了一场如何辨识罂粟花的普法活动,并告诉孩子们如果发现了这种花,一定要报警,因此,孩子们记忆深刻。
“这件事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毒品离我们并不遥远,禁毒安全教育应纳入中小学生平时活动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湖南工业大学“班级法务”工作室负责人姚曙明说。
近年来,湖南工业大学“班级法务”走出株洲市,不断拓宽普法对象。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第三中学也留下了“班级法务”孜孜不倦传递法律温度的身影。2023年5月,“班级法务”工作室与龙山县第三中学签署协议,将该校作为普法实践基地。
此外,湖南工业大学“班级法务”还联合社区举行“每个社区每月开展一次法律知识宣讲活动、每季度组织一次法律咨询台、配备一名工作室博士或者硕士挂点‘法律顾问’”的“三个一”普法活动,通过各类新颖、有趣的特色活动,让社区群众既乐于参与活动,又能真正学到法律知识;组织法学院研究生挂点社区,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建立以“班级法务”成员、社区志愿者、居委会成员为主,专兼职结合的法治宣传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
佘朝文告诉记者:“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班级法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其所学知识与实践相互印证,还能在实践中教育学生贯彻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做一个有温度的法律人。”
“班级法务”可推广可借鉴
“班级法务”的重点在于人才。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尚代贵说:“为精选法务队伍,我们在法学院高年级学生与研究生中,通过‘自主报名+面试考核’方式,综合考量学生绩点与平时表现,挑选出优秀学子加入法务队伍,担任新生‘班级法务’,负责新生班级法律宣讲与咨询。同时,落实考核制度,设立专门监督小组,对法务宣讲采取实况拍照,通过当堂听讲、收取宣讲PPT,法务个人宣讲心得体会、学生问卷反馈等方式,保证宣讲质量。此外,精确宣讲方向,针对不同专业,制定特殊化普法方向,宣讲内容不仅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刑法等,还涉及专业知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法律带到学生身旁,融入学生内心。”
目前,湖南工业大学“班级法务”工作室结合实际,深入探索,整合各方面资源,持续推动“法治进乡村”活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不断向基层一线延伸。例如,“班级法务”与株洲市渌口区深度合作,组织师生深入到渌口区各乡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安排法学院的博士教师、研究生为每个村进行法律服务,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近三年,“班级法务”的足迹遍布株洲市淦田镇、南州镇、龙潭镇等20余个乡镇,受益村民超5万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7年以来,“班级法务”工作室依托湖南工业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参与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为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在执业律师指导下,“班级法务”以志愿者身份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截至目前,已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300起,受援人数400多人次,平均每年承办案件40件以上,为当事人挽回损失3000多万元。
湖南省法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罗良方表示,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更新完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一体推进法学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湖南工业大学“班级法务”活动的开展,契合了实践教学的要求,是一个可推广、可借鉴的高校文化品牌项目,将会为湖南乃至全国培育出更多法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