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百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司法行政机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时刻牢记总书记“坚决守好祖国‘南大门’”的殷切嘱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各类调解衔接联动的调解工作格局,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三年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组织排查59405次,预防矛盾纠纷激化8382件,受理民间矛盾纠纷24687件,调解成功率98%,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
建章立制,夯实理论之“基”。不断建立健全调解制度机制,强化调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创新建立跨国接边调解工作机制。结合地处边境实际,成立5个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接边国家相关部门建立矛盾纠纷“联防、联宣、联治、联控、联管、联调、联打”七联工作机制,维护边境和谐稳定。几年来共调解涉外民间矛盾纠纷36起,调解成功率97%。强化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制定《百色市深化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实施方案》,加强与公安、信访、交通、人社等部门的横向联动,用司法行政的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执法监督、合规审查、法律服务、行政复议等业务的纵向衔接,形成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联动调解格局。
筑牢阵地,把稳前行之“舵”。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建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府院共建合力化解“官民矛盾”,率先在全区实现市、县两级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全覆盖,把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在第一道关口。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成立以来,全市成功调解行政争议案件335件,涉及金额1500多万元。全市设有20家律师调解工作室及175名律师调解员,统筹用好律师服务资源,1895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29个村被评为全区村(居)法律顾问示范点。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以人民调解为基础,整合多方服务力量联动联调,确保各类纠纷不漏管、矛盾不失控。今年以来,百色市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民间矛盾纠纷8448件,调解成功率99%。
服务于民,勇挑实干之“担”。人民调解为人民,坚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为群众多办实事、小事、身边事,帮助群众解忧、解困、解难题。与卫健、文旅、妇联、人社、工会、工商联、南方电网等单位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旅游纠纷调委会、家庭婚恋调委会、“五员四方”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商会调解委员会、电力行业纠纷调委会;结合当前物业纠纷多发的热点问题,与政法委、住建、房产等部门开展多次调研活动,积极推进筹建市县两级物业纠纷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持续推进人民调解“四查四解促和谐”专项行动,组织广大调解员深入社区、村屯开展矛盾纠纷滚动排查,通过查情感纠纷解人际关系矛盾问题、查家庭纠纷解家庭内部矛盾问题、查邻里纠纷解社会关系矛盾问题、查山林土地水利纠纷解涉法涉诉问题,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9554次,排查发现纠纷341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