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百色紧扣平安建设嵌入“首席把脉” 助力构建和谐稳定法治社会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法学会坚持以全面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为抓手,组建全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队伍,精准定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职责任务,建立健全市、县两级法学会指导联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包案化解制度,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把脉问诊”作用,市、县两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团队成员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涉稳突出问题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12件(含重点信访案件、涉稳突出问题42件),开出一剂剂平安和谐“良方”。全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队伍成为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智囊团”,成为百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创新。
“跨界”化解山地纠纷
西林县西平乡八桥村八表屯与云南省广南县坝美镇底先村科楼屯山水相连,地缘相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地一直存在山林纠纷,涉及林地1602亩,并多次发生群体性冲突事件,稳控难度大,且双方涉事群众相继跨省区到有关部门信访反映情况。由于该纠纷涉及云南、广西两地,被百色市列为2023年度重大涉稳矛盾问题重点关注事件。
为积极稳妥化解这起重大矛盾纠纷,西林县及时成立矛盾纠纷调解专班,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其团队成员介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一是接单问诊分民忧。针对该纠纷案跨省区、涉及人数多、时间跨度长、权属争议大的特点和存在跨省区信访和越级信访频繁情况,该县及时建立三项工作机制(领导包案机制、联动化解机制、专线接访机制),统筹推进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二是情法并重解难题。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品牌作用,践行关怀关爱显“人气”、体察民难接“地气”和为民养“心气”的工作目标和要求,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其团队成员深入实地了解情况,从第三方法律工作者专业角度解析案件,探讨解决方案,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意见和法律服务,积极帮助家庭特别困难的信访人员解决司法救助金7万元,让信访群众切身体会到法律的公平正义,引导信访人理性维权。三是跨界调解化民愁。在持续深化巩固“首席把脉+会诊攻坚”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省际接边地区警务协作机制,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事前咨询论证、事中把关指导、事后分析反馈的重要作用,积极促使化解工作快速有效推进,相关执法工作落地见效,有效维护接边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双方群众最终达成共识,并签订息诉罢访协议书,承诺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来解决山林土地遗留纠纷问题,促使纠纷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化解,两省接边涉事群众均认可、满意。
创新“1234”工作法
隆林各族自治县桠杈镇龙良村2022年新建对窝井屯供水保障工程,水源取水点切断了该镇生基湾村原建供水保障项目(2018年建)的水源,造成生基湾村供水项目无法正常供水。双方由此引发矛盾纠纷。该县桠杈镇政府组织人员到现场多次调解,双方仍僵持不下,涉及286户1177人。
对此,百色市法学会、隆林各族自治县法学会通过“1234”工作法,落实法学会负责同志联系指导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参与疑难案件“一套”制度机制,及时成立由百色市委政法委委员、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文平为组长的工作专班,会同相关部门,按照责任分解表抓调度、抓落实;抓住“人才库建设”“制度建设”两个关键要素,组建工作专班,充分发挥法学会会员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其团队成员人才和职业优势;注重从健全保障机制上发力,以“首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效破解“工作持久性难、调解工作推进难、风险问题把控难”三大现实难题;紧扣“论证、防控、调处、化解”“四大”重点任务,组织法学会会员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其团队成员认真梳理、精准研判、专业建议、高效服务,在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其团队成员重要作用基础上,有力推动案件实现实体性化解,不断在“排、解、疏、防、宣、建”等工作措施上持续发力,让涉事两村群众从信“访”不信“法”到主动寻求法律的帮助,从针锋相对到重新和睦相处。目前,双方涉事群众思想稳定,并签订息诉息访协议书,消除了发生群体性事件的风险隐患,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推广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定分止争促和谐
田东县天成臻品项目由百色百越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一期工程正常竣工使用,二期工程由百色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承接建设,项目工期原计划5年(从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2021年10月以来,该项目因建设资金断裂而断断续续,导致3个楼盘逾期未交房,涉及550户业主。涉事业主多次到县、市、自治区信访。
为有效化解这起矛盾纠纷,田东县法学会依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及时组建一支由县委、县政府牵头,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公安局、住建局、信访局、法学会等部门业务骨干、专家组成的天成臻品逾期交房纠纷化解专项工作小组,并先后召开19次调解会议,积极引导各方进行沟通和协商,及时化解各方的误解和矛盾。设立信访接待小组,做到有疑必答、有访必复、有难必帮,促进矛盾纠纷化解。一方面,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成立调查组,进行立案调查,并对不按规定使用商品房预售款和未按规定将购房款存入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专用账户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处罚金2.99万元。另一方面,先后下发《关于开展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自查自纠工作的紧急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举一反三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通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专业咨询意见,帮助协调550万元解决项目续建资金问题,并向涉事业主及时发放《致田东天成臻品二期项目全体业主一封信》,将“保交楼”资金落实和复工建设的利好消息一一传达,做到业主人户皆知,确保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目前,大部分业主已接收房源,预计2023年12月31日,逾期房全部达到交房条件。
法治服务暖人心
百色市田阳区80岁的信访人罗锦山于2008年8月开始反映,要求解决养老生活补助问题,但因历史及其个人原因,均未得到有效解决,遂不断信访。田阳区法学会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三个找准”措施,推动该起信访案件取得实效。一是找准症结。深入分析信访问题产生的根源,准确掌握信访人根本诉求,并整合区信访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案件化解。二是找准“钥匙”。从问题根源入手,充分发挥信访人家人、亲戚、朋友和法学会会员等力量,多渠道、多角度寻求破解信访问题的突破口。三是找准措施。对信访案件进行逐一分析,及时成立工作专班,积极争取百色市法学会、中国邮政百色分公司等部门支持帮助,进行集体“会诊”,集思广益,制定有效化解措施。通过经济救助和政策帮扶,帮助解决其存在的实际困难;同时,加大对《信访工作条例》和信访政策宣传力度,落实信访工作“三到位一处理”要求,以最快速度和最优方案有效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
经过市、区法学会和信访部门的努力,该起重复信访案件得到化解,信访人还将印有“人民法学为人民 法治服务解民忧”的锦旗赠送给市、区两级法学会。
创推“首席把脉+会诊+攻坚”模式
西林县那佐苗族乡永合村大梁子屯与相邻的云南省广南县杨柳井乡龙哈村龙哈屯地处石山地区,水资源匮乏。2021年,为解决饮水问题,龙哈屯从大梁子屯地界的三叉沟水源地实施截流引水工程。大梁子屯群众认为该饮水工程会影响其下游水田、园地的灌溉,极力反对并阻止施工。经双方多次沟通协商未果,引发争议纠纷。该纠纷被广西有关部门和百色市列为2021年度重大涉稳矛盾问题重点关注事件。
西林县法学会接到调解任务后,及时成立工作专班,委派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专家团队进行调处,防止事态扩大升级。一是做到“三到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深入大梁子屯实地开展调查研究,收集跨省区取水矛盾纠纷的事实证据材料和群众代表的诉求,听取那佐苗族乡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调处纠纷的意见,并进行法律评估、把脉会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和维稳信访工作人员深入一线,现场帮助乡村干部梳理思路并分类开展指导,切实做好群众的教育疏导和稳控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和升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到云南省广南县,与杨柳井乡政府、龙哈村及龙哈屯群众代表就该水事纠纷进行洽商,认真听取群众诉求和广南县工作组的调处意见建议,寻找双方纠纷的原因和利益平衡点,并提出教育疏导、稳控方案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法治良谋,促成双方达成初步共识:即龙哈屯群众同意在水事纠纷解决前,不实施截流引水工程。二是坚持“三会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与那佐苗族乡、永合村两级调解委员会人员召开涉法存疑问题法律分析和风险评估“把脉会诊”会,对是否同意取水、截流取水量的大小、取水工程占地费用、跨省取水费用收取等诉求逐一厘清法律关系,开出“处方”,提出法律意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围绕“实施跨省区截流引水工程对西林县大梁子屯下游水田、园地灌溉的影响,取水量的大小、如何开展联合调解”等与广南县杨柳井乡村两级调解委员会开展“跨域会诊”,对是否缴纳取水费用等进行研判、会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同时,组织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在综合西林、广南两方意见后,围绕“跨省取水影响水田、园地灌溉等”开展分析、研判、会商,由专家提出法律“会诊”意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综合“把脉”,最终确定专业的法律意见,同意龙哈屯从广西西林县大梁子屯地界取水,但要保障取水后不影响大梁子屯下游水田、园地的灌溉,建议向龙哈屯每年收取一定水源取水工程保障费用,建议启动接边矛盾纠纷联合调解机制,采取“面对面、背靠背”的方式进行矛盾化解。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意见建议,得到西林县委、县政府的采纳。三是坚持“三攻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全程跟进,密切关注矛盾调解工作的发展动向,并在调解现场做法律咨询和解答。西林县和广南县联合调解员一方面耐心细致地与群众进行沟通,另一方面深入细致地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形成1+1>2的调解效果。采取“面对面背靠背”的方式,在开展法、理、情法治宣传教育的同时,运用传统道德和民族习俗、民族文化的力量来调节关系、引导行为、化解矛盾,促使群众思想转变,消除矛盾积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关于西林县那佐苗族乡永合村大梁子屯取水矛盾纠纷化解方案》《关于西林县那佐苗族乡永合村大梁子屯同意广南县杨柳井乡龙哈村龙哈屯取水协议》等文件、协议的起草,参与当地党委政法委、水利局、信访局、那佐苗族乡等单位开展信访维稳及矛盾化解行动,并做好充分应对方案,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2021年10月26日,经联合调解工作组释法说理、疏导引导和调停调解,以及双方当事人代表反复磋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取水协议书》。
百色市法学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团队成员深入开展“普法进企业”“百日百案”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等各类法治宣传和风险防范化解活动,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三年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团队成员累计参与地方立法、决策咨询108余次,提供法律服务2000余人次,对接服务民营企业120余家,以高质量法律服务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