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湘乡市“三防线”发挥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大作用”
本报讯(记者马付才 □陈步红) 2018年,湖南省湘乡市山枣镇四胜村两户村民因建房用地,发生激烈口角冲突,引发旧怨。因多次和解不成,村上报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镇调委会迅速组建调解小组,由党委副书记、综治中心主任统一调度,多部门联动开展调解。通过镇村调解员的不懈努力,经过16轮协商,直至2020年,跨度3年的矛盾纠纷最终成功调解。
这是湘乡市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多部门联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通过努力,仅在该市的山枣镇,共计调解矛盾纠纷400余起,调解疑难复杂、重大纠纷9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900余万元,调解率100%,成功率达98%以上。
在基层,邻里纠纷情况最为复杂、化解难度较大。对此,湘乡市着力构建“三道防线”,以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新体系为抓手,采用“受、析、调、结、访”五字工作法,探索形成“以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为基础、多元化解纠纷体系为纽带、村居人民调解机制为主体、实现矛盾不上交为目标”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在具体工作中,该市通过优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筑牢第一道防线。以政府购买法律服务为基本保障方式,全面实施“一村(居)一法律顾问”,设立人民调解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触角延伸到基层;通过深化多元化解纠纷体系建设,稳固第二道防线。由各部门单位负责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或行政调解组织,分别承担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责任,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及时化解并跟踪回访,有效避免矛盾重复发生;最后,强化人民调解法治化建设,夯实第三道防线。邀请法律顾问定期宣讲法治知识,培训“法律明白人”,在宣传政策法规、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时发挥积极作用,把依法治理与为民服务有机结合,以良法善治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