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中华老字号示范引领作用
商务部等5部门近期印发《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内予以整改;继续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55个没有通过中华老字号复核的品牌包括北京华女、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等。(11月11日人民网)
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既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已成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一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不可或缺,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今年年初,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对加强全国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工作进行有力部署。
根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坚持“优中选优”的工作原则,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商务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对已有的中华老字号开展复核。数十个老字号被摘牌,这种境况让人唏嘘不已,也是社会的损失。但从摘牌理由来说,又完全站得住脚。因为这些老字号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被摘牌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任何老字号都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不能倚“老”卖“老”,而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市场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当企业自身发展不能适应市场需要时,再多的支持、再多的点赞、再多的呵护,也都是无济于事的。在市场竞争中,只能凭借自身的实力说话。遗憾的是,一些老字号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或是观念落后,或是能力不济,最终白白浪费了好的招牌,挥霍了先辈们打下的基业。
给老字号摘牌,符合相关规定。自2006年商务部启动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以来,中华老字号企业就需要定期提交复核材料,通过复核的才可以保留老字号,无法通过的则必须按照要求整改。而老字号从整改到被摘牌,也有一个过程,这是另一种“给机会”的表现。但机会也是给有准备的老字号的,若是完全没有准备,那最终的命运还是被摘牌。这不仅是为了达到动态监管的目的,也是对商业文化遗产的积极保护。老字号就要有老字号的样子、老字号的担当,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固步自封。
给老字号摘牌,更是一种鞭策与鼓励。据统计,今年“双11”开启当天,有85个国货品牌一开卖就破亿元,超过7万个国货品牌在首日成交量翻倍。这般现实证明一点,国货、老字号市场广阔、大有可为。对老字号来说,不进则退,没有理由躺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里,老字号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不断地与市场接轨、与时代同行,把诚信经营、规范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提升品牌的社会可见度和影响力,才能让老字号传承发展下去,让人民群众真正能在原址原境品味中华老字号的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