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焦溪:解锁村巷里的“平安密码”

  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区分局焦溪派出所的民警们,在日常勤务之余,总会在古镇的巷道里走街串巷和村民们唠家常。

  事实上,这并非普通的聊天,而是焦溪派出所民警了解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难的“窗口”。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村内近况,民警边听边记,不一会儿就将警务工作日志写得满满当当。“聊的是村情民意,记的是群众需求,这些都是我们的工作方向。”焦溪警务室社区民警陈伯清说。



  村巷里的议事会,七嘴八舌话平安

  从知晓到解决,一个矛盾纠纷的化解需要多久?从村情到人事,民警如何做到“百事通”?问题的答案就在一场场村巷里的议事中。

  “古镇热闹起来了,希望派出所加强夜间的治安巡逻。”“我和老伴最近老接到投资理财的电话,这是不是平时你们提到的网络诈骗?”……村民各自讲述着近期遇到的事,以及对派出所工作的建议。

  “近期养老诈骗高发,大家一定要注意,接听陌生电话要慎重,拿不准的事情尽快与派出所联系。”三河口社区民警丁建国在倾听的同时,不时用纸笔记录村民的意见建议,耐心回复问题,并通报近期辖区的安全情况。

  当天,村民们议事氛围高涨,大方吐露着自己的“心事”,其中不乏一些趣事,欢笑声回荡在村落巷道。


  背包里的“小日志”,田间地头“大民生”

  “东边那家虾塘里的水又倒灌到我家了,每次看着心里都不舒服。”一位村民反映自家菜地边上虾塘水的倒灌问题,找对方讨论此事时,对方却表示不知情,他便觉得心里憋屈。社区民警是俊雄将其记录在册,还在旁边画了一个着重记号,村组议事结束后,民警立即联系到两位村民解决此事。

  通过实地勘查发现,原来是田亩之间的田埂挖掘有问题。经民警协调,双方表示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只要说清楚就好。见两人已放下芥蒂,是俊雄拿出社区警务工作日志,在此事后面写下“解决”两字。

  丰北街的刘女士家里总是停电,让帮忙找个电工看看线路;蔡岐村王先生的父亲腿脚不便,下周一需上门为其办理身份证……细细翻阅民警的警务工作日志,巴掌大的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民生百态”。

  “我们每天都会翻开自己的警务日志,看看群众需要什么,想想自己要做什么。”焦溪派出所梧岗警务室社区民警戎建业说。


  接地气有温度,三言两语润民心

  “只要我们靠前谋划、主动作为,就不怕群众提出问题。”是俊雄说,除了举行议事活动,焦溪派出所还召集各村有威望的村民、治安积极分子担任“小组长”,协助派出所及时掌握村内大事小情,积极带动更多村民加入议事队伍,共同研究制定可行的辖区治理措施和方案,实际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困难事。

  “以前都是有事才找民警,现在没事的时候也想找他们聊聊。”查家村村民吴先生说,村巷里面议事,这样接地气、有温度的警民沟通方式,不仅让他们提出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打心眼里觉得民警就是家人,一直在他们身边守护平安。

  近年来,焦溪派出所民警努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议事了解社情民意,再及时帮助群众解决身边的难题,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解锁了村巷里的“平安密码”,让辖区群众放心暖心更安心,收获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