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创建“银龄调解室”显成效
本报讯(记者王琪钧 通讯员程龙龙)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多元解纷体系,探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有效办法,在全区范围内创建“银龄调解室”,为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构筑“第一道防线”。
潘集全区11个乡镇(街道)、70个村(社区)已建“银龄调解室”并进驻各级综治中心,乡镇(街道)、村(社区)共吸纳“银龄”调解员417名,2023年以来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54起,调处成功率90%,“银龄”调解已成为“多元化”“一站式”调处的重要力量。
作为首建的架河镇“银龄调解室”,由区内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老党员、老乡贤等人员组成。在调解中,总结出“稳、听、查、定、调”五步(稳情绪、听陈述、查政策、定责任、调矛盾)矛盾调解工作法,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实用有效、极具参考价值的工作方法。
“银龄”调解员在当地生活工作多年,德高望重,有着较高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关键时候能稳住人心、保持定力。在强化镇“银龄调解室”的基础上,在村逐步推进“银龄调解室”建设,以村为主体,深挖公信力强的“银龄”人群,持续壮大“银龄”调解员队伍。“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银龄”人群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为平安潘集建设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