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检察院通报金融检察工作开展情况
北京市检察院通报金融检察工作开展情况
近三年办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7089件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近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通报称,自2021年5月在市检察院、4个分院、8个区院成立金融检察办公室集中统一办理涉金融案件至今,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7089件14445人,办理证券期货、银行保险等领域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21件。其中,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孙某某非法经营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6起金融犯罪案件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
据介绍,这些涉金融案件主要有六大特点:一是非法集资犯罪手段迭代升级,仍占较高比重。借助私募基金、科技创新、区块链、影视投资等市场热点,针对社会群体实施“精准收割”。二是信贷保险领域诈骗犯罪多发。贷款诈骗犯罪向汽车金融等新业态蔓延,保险诈骗犯罪相对集中于车险领域。三是证券犯罪集中于内幕交易犯罪,呈现出并购重组领域案件多发、公司内部人员“监守自盗”、信息传递型内幕交易突出等特点。四是非法转移资金“黑产”犯罪危害巨大,包括组织团伙非法办理、收购银行卡,帮助上游犯罪分子“跑分”转移赃款等。五是部分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利用管理漏洞侵占或挪用单位资金、收受贿赂帮助他人办理金融业务、内外勾结违法发放贷款。六是金融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涉及领域广泛,主要分布于证券期货、银行保险、金融借款、委托理财、房地产投资等领域。
此外,北京市检察院还发布了10件检察机关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证券、银行、保险、信贷、外汇等主要金融业务,包括金融诈骗、证券期货犯罪、非法支付结算、投资型网络传销等各类金融犯罪案件,以及实质性化解金融纠纷的民事诉讼监督类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