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模范梁景俊:心系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

  今年47岁的梁景俊,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一级警长。扎根基层工作28年,他深入全旗15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555个嘎查村义务宣讲法治课700多场;他坚持精细化管理,对交通安全保持高压严管态势,科左中旗交通死亡事故连续4年保持下降趋势;他坚持17年默默无闻资助100余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累计捐助资金10万余元……从警28年来,他始终牢记宗旨使命,忠诚履行职责,勇于担当作为,甘于牺牲奉献,如今已成了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好榜样。


  17年捐资助学 彰显为民情怀

  2021年8月,一名女孩走进科左中旗公安局交管大队,送上一面写有“无私奉献恩重如山 爱心救助彰显大德”的锦旗,她要向一位从未谋面的好心人当面致谢。女孩名叫小琪,2013年时她考上高中,但因父亲病重家境窘迫,即将面临辍学。得知这一情况后,梁景俊通过科左中旗团委资助她顺利完成了学业。随后的7年时间里,小琪一直在打听资助她的这位“好心人”究竟是谁,但梁景俊通过与团旗委和学校沟通,拒绝透露自己的身份。

  直到小琪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再表示希望能当面告诉好心人:“您资助的学生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老师了。”于是,她多次找到当地政府,辗转又联系到了科左中旗公安局,最后通过团旗委查阅档案资料后,得知是梁景俊资助的她。这才出现了送锦旗这一幕,小琪当面向梁景俊表示,“以后我也要向您学习,一定要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作贡献。”

  此时,梁景俊的家人和同事们才知道,从2006年起,梁景俊便开始了默默无闻捐资助学,至今已帮助了100余名困难学生完成了学业。

  作为农民的儿子,梁景俊深知读书是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机会。2006年,基于当时交警队的日常工作和普法需求,梁景俊经常会与团旗委共同开展普法活动,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在与团旗委工作人员闲聊期间,他得知有一些困难学生需要资助,自此便正式开启了捐资助学之路。

  记者从科左中旗团委了解到,17年来,梁景俊已累计资助困难学生105人,爱心助学捐款累计已达10万余元。

  聊起捐资助学的初衷,梁景俊表示:“因为小时候家里也很穷,当时两块钱的学费都是妈妈出去借的,我特别感同身受。而且身为一名人民警察,我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更要服务于人民,所以当听说有学生急需资助的时候,便进行了捐助,我觉得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作为与梁景俊共事多年的同事,科左中旗公安局交管大队教导员于海刚告诉记者:“其实,梁景俊的家庭并不富裕,一家四口住在60平米的房子内,全家人的生活都指着他一个人的工资。和他认识20多年了,一直不知道他坚持17年捐资助学的事,直到群众送来锦旗,这些事才‘浮出水面’。”

  “梁队平时穿的衣服都是十块二十块从地摊上买的。在单位他经常会利用休息时间收集废品并卖掉,非常勤俭节约。”提起梁景俊的节俭生活,同事李波感慨地说。

  聊起这些年默默无闻捐资助学的收获时,梁景俊眼含热泪地对记者说,“有些资助过的孩子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上我后,每逢春节都会给我发短信或者打电话,与我分享他们的快乐和进步。每当这个时候我特别暖心和感动,觉得那是最真诚、最淳朴、发自内心的祝福,是我收到的最幸福的信息。”


  引领全社会共同关爱青少年成长

  梁景俊17年来默默无闻捐资助学的事迹经群众口口相传后,在当地迅速引发了强烈反响。在他的示范引领下,科左中旗团委联合旗公安局交管大队,决定在全旗范围内开展历时3年的关爱困难学生专项行动,为需要帮助的青少年提供长期资助,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3月28日,科左中旗团委和旗公安局交管大队共同举办“青心”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全旗政法干警、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及学生代表共14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参会人员观看了梁景俊的先进事迹宣传片,聆听他在公益路上的爱心故事。

  活动中,16家爱心企业代表及11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活动捐赠首批爱心助学资金36万余元,为项目点亮“第一盏灯”。

  据介绍,“青心”公益项目被捐助的对象主要包括单亲家庭的孩子,或父母有残疾的孩子,还有些是交通事故中父母意外身亡或致残的。由辖区各个学校申报,再由老师核实,最后团旗委再核实。第一批已经有37名学生受资助,每人5000元,捐助学生的详细情况会持续跟踪到其考上大学。

  科左中旗团委副书记吴健向记者介绍,“我们在红十字会设立了一个账户,由旗公安局交管大队与团旗委以及教育部门合作,计划在3年时间里资助1000名需要帮助的学生,主要用于解决他们的校服、学习用品、伙食费,以帮助更多青少年顺利完成学业。”

  据了解,在“青心”公益项目的启动仪式上,辖区群众和企业家们纷纷被梁景俊的事迹所打动,有两家企业负责人当场决定各捐助10万元,还有一家企业计划每年捐助10万元。一家饺子馆的老板当场表示,以后店里每卖出一盘饺子,就为该公益项目捐一块钱,并会一直坚持下去。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启动仪式上,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女孩抱着她的储钱罐来捐款,特别感人。”吴健说。

  在梁景俊的影响和带动之下,科左中旗如今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当地群众和企业家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需要帮助的青少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勇于担当作为 终成爱民模范

  2014年7月12日,在长白公路流水镇附近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面包车撞倒路边的两名男子,其中一人当场死亡,张某军身受重伤。事故现场,张某军的妻子在路边大声呼救。此时,梁景俊驾车路过,见到有人呼救,立即停车查看,只见张某军躺在马路中间,浑身是血、生命垂危。

  救人要紧!梁景俊迅速将张某军抬上车,一路疾驰赶往医院。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张某军脱离了生命危险,梁景俊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张某军痊愈。他出院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梁景俊送去了锦旗。

  国道231线是连接东三省与内蒙古的咽喉通道,特别是国道334线与省道207线的汇入,使这里的车流量增长了70%,大车流量增长了270%,短短7公里的国道上事故频发。为彻底解决交通安全隐患,梁景俊白天带队上路巡逻调查,晚上对比分析数据。在他宿舍的墙上,挂满了各种图纸,经常通宵研究,废寝忘食。

  在不断总结实践中,梁景俊终于拿出了解决方案:在主要路段24小时驻扎巡逻,对坡道严格实施客货分道,为货车制动喷水降温,加大预警提醒力度,实施农村车辆“亮尾”工程,各部门随时沟通……

  经过几百个日夜的努力坚守,道路安全状况日渐好转,这条原本事故频发的道路,如今已成了过往司机心中的“放心路”。

  梁景俊深知,增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治观念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最有力措施,农村牧区更是如此。对此,他针对春耕、秋收等交通事故高发季节,组织人员利用流动宣传车对全旗500多个村屯和各类企业进行巡回宣传,每年累计走访企业130余次,清理重点隐患车辆累计达300余辆次,辖区内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升。

  此外,学校也是梁景俊宣传法律的重要场所,他认为,让孩子们从小就知法懂法守法,胜过无数次的说教。每年的开学日,他都要为中小学生讲一堂交通安全课。

  多年来,梁景俊先后义务兼任了2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科左中旗普法宣讲团讲师等职务,深入到全旗15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555个嘎查村义务宣讲法治课700多场,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受教育师生、家长180多万人(次),为辖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

  因成绩突出,梁景俊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5次,被评为内蒙古全区学雷锋优秀志愿者、全区岗位学雷锋标兵、通辽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先进个人、通辽市最美交警、通辽好人。2022年5月,梁景俊被授予“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荣誉称号,同年9月,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走进科左中旗公安局交管大队的办公区,文化墙上挂满了大队民警的照片和感悟。梁景俊的照片下写着这样一段话: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平安,让我们披荆斩棘,向着阳光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