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人民法院全面打造文化品牌

以朱子文化创优法院文化发展

——武夷山市人民法院全面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两年多来,武夷山市人民法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发挥朱子故里地域优势,深挖和汲取朱子“理”“礼”“和”等思想内涵,融合司法为民、能动司法思想,构建“朱子·家”审判工作理念,提炼法官裁判素养提升方法,以“朱子·茶”廉洁文化增强干警修养,用朱子文化精髓全方面创优法院文化建设、队伍建设水平。


  “朱子·家”审判工作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坚持司法为民、能动司法必须树牢正确的司法理念。朱子对“家”有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其齐家思想、民本思想、无讼思想等源远流长。武夷山法院立足审判实际,提炼出“朱子·家”审判工作理念,为案件审理树立正确导向。

  “问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圣人不以听讼为难,而以使民无讼为贵”。朱子以“源头活水”为喻,深刻阐释了治学应追根溯源的哲学观,提倡无讼理念。案件纠纷原因复杂,应寻根究底,聚焦“抓前端、治未病”,深化诉源治理,力促少讼、无讼。

  “扬和”。朱子强调“家庭和睦观”,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案件审理应以“和”作为根本理念,以法、理、情劝导、疏导当事人,以合促和、以分促和,化讼止诉,在消除当事人对立情绪的基础上,依法公正作出裁决。

  “谕理”。朱子强调“宽容”“迁善”“笃厚”“制怒”的为人处世原则,谕理于审,谕理于调。武夷山法院将朱子思想、“摆茶”习俗等融入调解,推行具有地方特色的“摆茶调解法”,综合运用换位思考、冷却处理、心理助调等方式技巧化干戈为玉帛。

  “循法”。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本意是“向善去恶”,维护社会和谐美好。武夷山法院成立家事少年审判团队,将朱子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判决说理。反对家庭暴力,在判决中落实“精神赡养”、探视权等,发出家庭教育令,保障“一老一小”亲情权益。

  武夷山法院在全市调解组织中深入推广“朱子·家”审判工作理念,构建起党政主导、主体多元、调解优先、循法裁判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为市域社会治理提供“武夷模式”。在“朱子·家”审判工作理念的指引下,审判人员办案理念由传统的“结案了事”转变为“案结事了”,裁判结果的社会认可度、司法公信力得到显著提升。


  “朱子·家”法官裁判素养

  朱子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传至今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治学方法仍有其理论魅力和实践价值,武夷山法院将朱子治学思想引入司法裁判过程,与现代司法理念相融合,助力法官裁判素养提升。

  博学:致广大而尽精微。在知识储备方面,为法官者,要既博闻强识,又精益求精,探索专业领域的深度,拓展知识体系的广度,磨炼持续学习的韧度,克服本领恐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多元司法需求。

  审问:须求其所以然。读书学习,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学业才能不断提高,不仅应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在庭审调查方面,法官应当具备熟练驾驭庭审的能力,培养洞若观火的敏锐和刨根问底的执着,通过逻辑严密的发问,查明案件事实,了解纠纷源起。

  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学思结合才能知晓事物本质。在思维方式上,作为法官,要掌握“三段论”司法思维、“穿透式”审判思维,经验与逻辑并重,重点思考事实认定、裁判理由、法律适用等核心问题。

  明辨:格物以穷理。学习经过思考之后就要明辨,才能更加严谨。在案件合议中,法官可以学习借鉴治学“四毋”:一为“毋意”,即合议中不主观臆断;二为“毋必”,即以规范的合议程序防范陷入思维桎梏;三为“毋固”,即合议中通过思想碰撞启发新思维;四为“毋我”,即不自以为是充分尊重其他合议庭成员意见。

  笃行:反躬以践其实。读书时必须将书中道理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亲身付诸实践。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发生在大家身边的案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传递出去,让道理更加清晰,法理更易理解,情理更获认同。

  在“朱子·家”法官裁判素养思路的指导下,武夷山法院审判工作人才从知识储备、庭审调查、思维方式、案件合议、裁判文书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素质提升。2022年法院结案率99.35%。刑事审判庭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全院有2个案例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3个案例分别入选“福建法院生态环境审判十大案例”“福建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福建法院司法救助十大典型案例”,1篇司法建议获评“全省法院优秀司法建议”。


  “朱子·茶”廉洁文化

  武夷山是茶的故乡,武夷山法院总结提炼朱子思想与武夷茶文化的共通之处,形成以“正、清、俭、静”为核心的“朱子·茶”廉洁文化,厚实队伍公正廉洁文化基础。

  “正”:朱子认为,正心诚意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产于“正岩”的武夷岩茶蕴藏“岩韵”,给人以清正、舒缓之感。法院干警当以武夷茶的“岩韵”洗涤身心,守正创新,永葆公平正义初心,展现清廉正直姿态,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清”:朱子为赈济灾民建立朱子社仓,作警醒诗以劝诫社仓管理人员不可有私心贪心。武夷岩茶茶汤色泽愈清澈愈有韵骨。法院干警应以茶自喻,心怀“国之大者”,从内心自觉地摒弃私欲、公心用权。

  “俭”:朱子崇尚俭朴,历代学者以“朱子固穷”颂扬之。武夷岩茶不重虚华,越是生长于贫瘠地带,越显香远益清。法院干警应体悟茶内敛淡泊的特性,弘扬崇俭素廉的生活风尚和道德风尚,涵养节俭朴素的纯正家风。

  “静”:朱子认为定则能静,静则能安。武夷岩茶需静品,在数次静心冲泡中,方可体味其中乾坤。法院干警需要抱持心不随物转的淡然境界,以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自勉,坚守信念、严于律己,遵守职业操守。

  武夷山法院将“朱子·茶”四字廉洁文化融入廉政教育,学思践悟融合,以茶明廉、以茶敬廉、以茶促廉,认真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严格遵守《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构建反对腐败“三不”工作机制,以常态监督、动态监督、制度监督“三监督”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司法制约监督体系。上墙“朱子·茶”四字廉洁文化,发布“朱子·茶”廉洁文化漫画,以“正、清、俭、静”持续打造风清气正的法院工作“软环境”,使廉政法院文化内化为干警的自觉意识。以朱子齐家思想涵养干警品格,引导干警树立和传承清正廉洁的好家风,先后有9名干警获评“最美家庭”“南平好人”“道德模范”等称号。全院共有1个集体、2名个人获评国家级荣誉;8个集体、13名个人获得省级荣誉。

  (作者为福建省武夷山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