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嘉峪关市公安局“预警+劝阻”疏通反诈“毛细血管”
本报讯(记者马震坤 通讯员马京梅) “幸亏你们及时预警,不然我就被骗了!”近日,甘肃省嘉峪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成功劝阻一起被骗警情,及时为群众避免损失。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公安局通过大力推广“金钟罩”反诈小程序、“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等反诈利器,为群众构筑防诈反诈“防火墙”。该局积极推行反诈预警劝阻实体化运行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反诈中心、派出所、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网格)紧密衔接的预警宣防闭环机制。
记者了解到,由于预警劝阻工作既需要民警及时上门劝阻,还需要社区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破解“找不到、不听劝、来不及”的难题。对此,嘉峪关市公安局创新警务机制改革,推动警格与网格融合,疏通社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每一条“毛细血管”,盘活有限警力资源,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双向共享。该局组织民警将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改编成情景剧,通过小视频向群众生动展示不法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让反诈宣传入脑入心。
据统计,自7月以来,嘉峪关市公安局日均预警285人次、上门劝阻299次,举办反诈知识讲座12场次,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反诈知识、进行互动解答、剖析典型案例等1万余条,有效避免群众损失300余万元,全市电诈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分别环比下降46.67%、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