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生强:扎根基层 架起司法为民“连心桥”
“马所长,你在所里没?我和邻居家有了点纠纷,麻烦你过来给我们调解下。”“马所长,我媳妇离家出走好几天了,联系不到,麻烦你帮忙找下。”……像这样的电话,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兴隆司法所所长马生强不知道已经接过多少个。
作为西吉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当地居民解决困难、调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是马生强每天都在做的工作。有群众开玩笑说,他像一个家庭中的婆婆,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身为基层工作人员要有扎根基层的决心,要有干好基层事务的信心。”马生强说。自2020年初来到兴隆司法所,3年多的时间里,马生强带领司法所的同事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用脚步丈量着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参与化解矛盾纠纷中,他用好、用活“情、理、法、德”四字诀,用爱心、诚心、热心和耐心,在司法所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多年来,辖区内矛盾纠纷从未出现“民转刑”案件。
用心调解 找准矛盾突破口
马生强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社会矛盾呈现涉及点多、面宽、突发性等特点,基层社会治理可谓难上加难。如何破解基层治理瓶颈,提升治理效能,成为每名基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都要思考的难题。
在他看来,基层矛盾重在“调”。怎么调、如何调,讲究的是方式方法。
兴隆镇辖区有3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万多人,矛盾呈现纠纷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复杂化、纠纷类型多样化等特点。马生强要求每名调解员调解前都要有清晰的调解思路,每个纠纷诉求都有不同的切入点,在调解过程中要灵活变通,“调解不能盲目冒进,更不能简单粗暴,要找准矛盾的突破口”。
2022年5月29日晚,单明(化名)等人在拆除单方涛(化名)家牛棚的过程中,因牛棚东侧墙体倒塌,将单明掩埋在墙体下不幸身亡。事发后,其家人情绪激动要求主家单方涛和雇方摆维(化名)对此进行解释并赔偿。
马生强了解到情况的突发性和复杂性后,主动联系兴隆法庭、兴隆镇综治办、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派出所等有关部门,联合商讨解决方案,推动调解。
经调解,由单方涛先行支付死者家人丧葬费对死者进行埋葬,后续赔偿款单方涛和摆维虽表示愿意承担部分责任,但三方却因责任大小、赔偿数额产生争执,使调解陷入僵局。
但马生强并未放弃,利用前期调解的基础,他再次联合其他参与部门,将当事人分开,分别做思想工作,在法和情之间寻找平衡点,给当事人认真分析案情,权衡利弊,说法析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各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由单方涛父子和摆维按各自的责任共赔偿死者家属损失86万元,该案得到圆满解决。
马生强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面对每一起矛盾纠纷,要有足够的耐心,更要有调解成功的决心和信心,以法为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才能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马生强说。
自创“1219”工作模式
助推矛盾纠纷化解
为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马生强绞尽脑汁,对以往的“普法+说理+动情”调解方式进行优化升级。他充分结合兴隆镇辖区实际,全面系统地制定了“1219”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充分做到把矛盾纠纷装在脑中,化解方法握在手中,调解结果落实在行动中,为解决基层矛盾纠纷靶向施策,另辟蹊径。
马生强介绍,“1219”矛盾纠纷化解模式中,首个“1”是指每周开展一次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强化和提升调解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2”是指每月开展两次矛盾纠纷大排查,通过纵向摸底,实地走访,做到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使调处方法更加贴近基层;第二个“1”是指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为矛盾纠纷化解做足充分的准备;“9”是指9项矛盾化解机制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新举措。
马生强要求每名调解员必须做到脚勤、手勤、眼勤,必须做到“快、准、稳”;必须做到工作有记录、有台账。在调解工作中,要求调解员能说会道,准确把握矛盾纠纷调处时机,能够对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和总结,并定期对辖区106名调解员、340个“法律明白人”和99个法律明白骨干进行业务指导和调解技巧、法律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能力和水平。
他所在的司法所通过微信工作群和调委会微信群,会将当天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统计分流,指派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和所在片区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人员组建成立3个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班,对排查、受理、分流的矛盾纠纷进行调处,确保及时掌握辖区的矛盾纠纷动态。
除此之外,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充分运用司法所平台,与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派出所以及基层法庭保持联系,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方。对辖区内发生的重特大矛盾纠纷,及时向兴隆镇基层治理功能型党支部和县司法局主管负责人进行汇报。
马生强制定了两项“毫不留情”制度,即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对出现的当事人请托说情,必须做到毫不留情;对发现调解员存在“吃、拿、卡、要”等现象时,必须做到严肃查处,毫不留情。
但他也有饱含温情的一面——在群众来信来访中,对弱势群体需要法律援助的及时准确地给予法律援助,对辖区内做出调处成功的矛盾纠纷,尤其是婚姻家庭纠纷、赡养纠纷等必须回访,必要时申请镇政府、妇联等部门单位给予帮扶救助。
2022年以来,兴隆司法所依托“1219”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模式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5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面对取得的成绩,马生强说:“未来将继续坚持自己内心的赤忱,为建设平安和谐兴隆、助力乡村振兴奉献基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