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县法学会:创建“法·管家”队伍 开展“一对一”法律服务

  本报讯(记者何毅 通讯员周忠波 王雪峰)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法学会了解到,该法学会把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作为推进法学会实战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从公、检、法、司等部门聘请政治思想可靠、法律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的班子成员20人组建淇县“法·管家”团队,并通过结对服务的形式,对9个乡镇(街道)和县住建局、城管局、教体局、医院等11个法律需求较大的部门和单位开展“一对一”贴身法律服务,在提升基层组织依法依规治理能力的同时,开辟了政法部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问需上门”,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质效。“法·管家”一周一调研、一旬一宣讲、一月一座谈,以“常态化走访+法律服务”为抓手,每周主动上门,深入调查其服务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法律需求,深入开展重大决策论证、重大公共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案件化解等“四重”调处服务工作,畅通法律问题反映渠道,“有问题”“提建议”“找政策”“寻帮助”面对面解答,为基层单位提供更有效的司法服务和法治保障,从而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据了解,5月份以来,“法·管家”走访40人次,提供法律咨询30余次,极大地解决了基层单位法治问题困扰。

  “约访上门”,提升信访案件处置质效。“法·管家”发挥其法律优势,按照被服务单位请求定期与县委政法委分包乡镇(街道)副书记、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共同研判信访案件,主动参与信访积案攻坚化解及各种矛盾纠纷调解,提出化解纠纷的法律意见建议,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5月份以来,“法·管家”参与化解信访积案共8件,提供法律意见建议4条,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送法上门”,提升普法宣传教育质效。结合“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专家库成员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淇县法学会针对与群众利益最密切的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电信诈骗、防溺水等问题,采取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宣讲,向基层群众开展面对面普法宣传、点对点提供法律服务。5月份以来,共组织法治宣讲5场次,受教育群众1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