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担当促进发展
实干担当促进发展,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五个方面具体目标之一。我们要紧紧锚定主题教育的这一目标,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总体来看,现在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是好的,但也要清醒看到,干部队伍中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是赢取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实干就是要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武器改造主观世界,把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不断引向深入。实干就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使调查研究同法学会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推出更多高质量成果,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实干就是要着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见底见效,面对难题要敢抓敢管、敢于担责,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唯有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仍然要靠拼、要靠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要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深化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开展法学交流、培养法治人才等工作,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历史反复证明,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妥协求安全则安全亡;以斗争谋发展则发展兴,以妥协谋发展则发展衰。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积极服务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把法治应对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拿起法律武器,占领法治制高点,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对法学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履职尽责,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发挥优势、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更好把大家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必将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