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法院打造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心
织就全方位、立体式未成年人保护法治“绿荫”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们通过对大量个案的分析发现,除法律意识淡薄外,不良家庭环境、不当家庭教育也是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或者受到不法侵害的深层次原因。如何在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同时,更好地融入家庭家风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新时代少年司法的关键。”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法院少审团队法官赵淑云介绍。去年6月,该院在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正式启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少审爱立方”项目,纳入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实践示范项目内容,推动从源头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自“少审爱立方”启动以来,新会法院深化落实“特殊保护、优先保护、全面保护”原则,紧紧围绕案件审判、心理辅导、家教指导、法治宣传等方面,汇聚多方力量,充分延伸审判职能,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社会协同工作格局,切实维护涉案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实施帮扶救助、法治教育、家庭家风教育等,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法治“绿荫”。
打造专业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心
赵淑云介绍,在打造“少审爱立方”项目中,新会区法院有效整合未成年人审判资源,从软、硬件方面打造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心。通过设置少年法庭、青少年普法教育长廊、法治小课堂、“启超家风课堂”、“启心课”等,建成集未成年人案件审理、法治教育、家庭教育、心理疏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未成年人“司法护苗基地”。
以此为辐射点,新会区法院与区中小学、区镇两级妇联组织携手,在街镇、学校共建20个“司法护苗驿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菜单式”定制课堂、专题式“法律问诊”等精准、灵活的法治教育和帮扶活动,及时、有效地为老师、家长、学生等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司法保护服务。同时实施“一站一策”台账管理制度,为后续开展个案跟踪、分类施策奠定基础。
在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中,新会区法院坚持专业化发展,选派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法官组建未成年人专业审判团队,统一审理涉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以及涉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探望及侵权责任纠纷等案件,实现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归口管理。
“目前,在少审团队中,我们组建了两个相对固定的合议庭,专门审理涉未成年人的疑难复杂案件。”赵淑云介绍,该院还从现任人民陪审员名册中抽选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工会、学校等单位的工作人员,组建涉未成年人案件陪审员专库,充分发挥他们专业背景和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独特优势,从伦理、道德、情感等方面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疏导和劝解教育,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引导、感化的司法效果。
在审判质效提升工作中,新会区法院积极推进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要素式”审判,少审团队认真总结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针对常见罪名,归纳同类型案件的基本审判要素,制作审判要素表,以表格的形式重点摘录涉案未成年人的基本信息、犯罪构成和情节等,实现对庭审流程、审判文书的“局部瘦身”,进一步提升司法效能,促进司法公正与效率相统一。
充分延伸审判职能,构建社会协同工作格局
在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中,新会区法院充分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开展帮扶救助工作。“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做。”赵淑云说,该院通过与不同部门联动实现审判职能延伸,汇聚多方力量,构建社会协同工作格局。
去年1月10日,新会区法院在一起涉未成年人寻衅滋事刑事案件中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后广东省首份家庭教育令。以此为契机,该院与新会区妇联、区教育局建立了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联动机制,探索出“五个一”举措,包括发出一份“教育令”,纠偏家庭教育缺失;召开一场“家长会”,联动补学《教育法》;寄出一份“感化信”,挽救和感化不良未成年人;接受一份“承诺书”,唤醒父母责任心;至少做一次“回访”,强化长效保护。
前不久,该院在审理一宗涉未成年人抚养争议的离婚案件中,法官发现当事人家庭经济困难,且孩子患有严重疾病,于是启动“暖心工程”保护机制,联动妇联、民政部门、残联等共同商讨落实生活保障救助、患病幼儿身体康复计划等帮扶救助措施。
“暖心工程”是新会区法院打造搭建的精准帮扶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桥梁,通过联动检察院、民政部门、人社部门等,多途径对涉案困境未成年人提供精准的帮扶救助,积极推动落实经济救助、思想疏导、心理治疗、教育帮扶、身体康复、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社会救助等综合救助措施。同时设立未成年人司法救助专项基金,明确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启动程序、救助基金发放形式等,帮助他们尽快摆脱生活困境。
“去年8月,我们联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一场特殊的就业指导课,帮助一名适龄涉案未成年人提升就业能力,理性择业,重塑融入社会的信心。”赵淑云介绍,对有就业需求、符合就业条件的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新会区法院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技术院校、商会等为符合就业条件的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创业前景和技能培训等服务,指引他们便捷、及时获取正规的就业求职信息,同时向他们发放包含常见的劳动法律知识点和典型案例的小册子,引导他们做好劳动争议风险的自我防范,尽快走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
“启超家风课堂”全方位融入法治教育
在“少审爱立方”项目中,新会区法院充分延伸审判职能,注重发挥“启超故里”本土优势,将“梁启超家风家教”理念融入“少审爱立方”项目,以法律知识宣讲为基础,结合梁启超先生“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鲜活实例,紧紧围绕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升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三大方面,将家庭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结合,搭建多维度的特色普法课程,通过法治宣传与“启超家风”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启超家风课堂”。
据介绍,新会区法院专门组建了一支由少审团队法官、梁启超家风家教宣讲团成员、心理辅导专家、法院法治副校长等组成的“讲师联盟”,以青少年为主,结合需要延伸至青少年监护人为授课对象,打造法理相融的“启心课”,帮助罪错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修复亲子关系,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回归社会,避免陷入二次犯罪。
去年,新会区法院少审团队法官在对一宗犯聚众斗殴罪被法院宣告缓刑的未成年人进行判后回访时,发现该未成年人因犯罪行为陷入迷惘,与父母交流沟通存在障碍,甚至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承办法官立即启动“启超家风课堂”特色机制,邀请专业老师为该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现场授课,并通过“猜心”游戏、课后“谈心”等形式,深入讲解梁启超先生的爱国精神和家风教育理念,引导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该未成年人排除心理障碍、重塑信心,修复亲子关系。经后续回访,监护人表示在参加“启心课”之后,其与儿子的交流障碍明显减少,亲子关系的紧张气氛得以有效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新会区法院还将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作为调查样本,通过审理调查、庭外访心、判后回访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摸底研判未成年人、家长、学校等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建设“标准化+菜单式”课程库,以“法治教育+启超家风教育”为基础,以“点单式”宣讲模式解决法治宣传教育所面临的供需匹配问题,普法受众已经延伸至新会区所有中小学,并从未成年人延伸至其监护人。
目前,“启超家风课堂”已经成为新会区沉浸式青少年法治教育品牌,通过精准化、沉浸式、立体式法治教育课堂系列活动,切实为青少年提供法治教育、家庭家教和心理疏导于一体的综合普法宣传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普法的社会效果、教育效果和法治效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青少年普法宣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