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县“妈祖评理室”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斟上一杯热茶,在清幽茶香里将矛盾纠纷一一化解……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公安局鲤城派出所“妈祖评理室”,这样的情景再寻常不过。自2022年11月以来,鲤城派出所在原有调解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合莆田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理念,为群众量身定制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妈祖评理室”,把纠纷“请进”调解室,并常设6名调解员,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
目前,“妈祖评理室”已逐渐形成现场调解、社区调解、综合调解的三级调解模式。小矛盾由处警民警负责进行现场调解;较为复杂的矛盾则由包片民警联合村委会主任帮忙调解;对于涉及专业知识和领域、案件复杂、争议较大的矛盾纠纷,则结合“公安+司法+N”等方法进行综合调解。
“我们的‘妈祖评理室’调解有个宗旨,就是要做到对群众真心、化解矛盾热心、说服群众耐心、服务群众诚心。”“妈祖评理室”的负责人陈清彬说。让陈清彬印象深刻的一次调解是在2022年12月,处警民警带回来一对夫妇,在评理室里,夫妻二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原来,由于一些家庭琐事,二人情感逐渐淡薄,双方都有意愿离婚,但因在财产分配和子女抚养等问题上一直未达成一致,故而常常引发争吵。陈清彬从亲情出发,多方调和,最终促成双方达成离婚协议。
“争取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陈清彬说,“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化解矛盾,既让群众舒心,也节省司法资源。当看到一起起矛盾纠纷顺利化解,我内心充满了高兴和自豪。”“妈祖评理室”一桩桩一件件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小事,让老百姓感受到的是公安温度。
2022年12月,社区民警柯靖丽在走访中得知,社区居民杨先生与其邻居林先生近期正因一个鞋柜的问题闹得很不愉快。民警立即登门了解情况。原来,杨先生在与林先生共同使用的公共区域内摆放了一个鞋柜,林先生认为鞋柜占用了自家门口的位置,因此要求与杨先生共同使用该鞋柜,否则必须将该鞋柜撤走。“你们两个做了这么多年的好邻居,因为这点小事闹得不愉快不应该,我们一起坐下来好好说……”调解中,民警利用二人多年的邻里关系作为突破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与双方算时间账、法律账、亲情账等,进行耐心细致的调解,最终杨先生同意林先生使用鞋柜,林先生也对此结果感到满意,一起邻里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除了在日常走访中积极排查矛盾纠纷,“妈祖评理室”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做好动态跟踪,防止矛盾反复。今年1月,张家兄弟二人因老家的一块土地归属问题引发纠纷,继而动起手来。民警与村干部第一时间介入,调和双方矛盾。时间过去了1个月,他们现在相处如何?是否因为之前的事心存芥蒂?带着这份牵挂,民警来到兄弟俩家中进行回访。
迎接民警的两兄弟向民警表达了感谢,表示正是民警的努力让他们解开了心结,放下了芥蒂,修复了兄弟之间珍贵的情谊。随后,民警与两兄弟交流谈心,再次就本案进行释法说理,并告诉他们“家和万事兴”,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才是幸福之道。此次回访,不只是为了了解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更是对于亲情关系的进一步修复。
小小调解室,平安大作为。自成立以来,“妈祖评理室”已排查各类家庭婚恋、土地、劳资矛盾纠纷184起,化解矛盾纠纷147起,总体调解成功率达80%。“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妈祖评理室’将继续努力,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添砖加瓦。”陈清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