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李志娟: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本报讯(记者王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名推进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亲历者,全国人大代表李志娟通过返乡创业带动乡亲致富,为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交上了自己的“答卷”。
李志娟是一名返乡创业的“80后”,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鸿坤生猪养殖场总经理。她于2014年创立的鸿坤生猪养殖场,如今占地40多亩、年出栏生猪2万余头、年产值超3000万元人民币。李志娟也成为当地有名的创业青年,在2020年获评“全国优秀农民工”。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李志娟,曾经也是一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的打工妹,高中毕业后便到昆明打工。后来,怀揣着对乡土的热爱,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和韧劲,毅然决然返乡创业。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李志娟在一次次摸索前进中坚持了下来。经过不断探索,养殖场经历了粗放养殖向科学养殖、规范养殖的发展,也逐渐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通过“引进良种、自繁自育、封闭管理、全进全出”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不断优化改良品种,有效带动了当地生猪产业的发展。她的养殖场先后被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市级、省级龙头企业和云南省级标准化示范场。
“青年回到家乡发展,可以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的机会。”李志娟介绍,养殖场已经吸纳了当地20名村民就业,签订劳动合同14人,旺季雇用短工80人以上。“如果大家都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过上好日子,就不必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
“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文娱活动增加……”李志娟告诉记者,这就是她心目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图景”:基层产业链条完善,就业岗位增加,群众就业渠道多、收入稳定,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生活条件改善,在交通、水利、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更到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成本越来越低;文娱活动增加,在农村健全文娱设施,组织引导开展更多有益的文娱活动,老百姓精神愉悦,幸福指数更高……
“作为一名基层的人大代表,我将会一如既往地扎根基层,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李志娟表示,未来,她将从三个方面积极参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一是积极发展生产,把握市场规律、学透政策方向,改进养殖技术,把生猪养殖做大做强,稳定供应猪肉,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二是发挥带头作用,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带头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在群众中宣传好党的主张,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三是认真建言献策,积极走访群众,听取群众的心声和意见,通过履行代表职务,将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上去,推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以解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志娟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鼓与呼,提交了关于加强生猪价格稳控的建议,旨在解决因价格波动导致的生猪市场不稳定、猪肉供应不平稳等问题。她希望通过人大代表这个新身份为百姓发声、为家乡代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