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弹警察贺丽远:直面生死考验 守护社会安宁
1998年,从警校毕业后贺丽远被分配到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与排爆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拆弹专家。
从警24年来,贺丽远和战友们处置过数十种爆炸装置,先后完成数千场次搜排爆任务,他和师父还曾一起成功处置全国首例水银爆炸装置。每一次处置后,贺丽远都会把炸弹的拆解步骤记录下来,分享给警队里年轻的排爆手。
作为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防爆安检大队大队长,贺丽远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先后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排爆路上无畏前行
2003年,昆明市某小区发现一个“特殊”的爆炸物,重1.5公斤,装在一个纸袋里,被摆在楼道口。
“特殊是因为它的触发开关是水银。”贺丽远解释,“水银具有流动性,这就意味着,只要在处置过程中装置晃动或者偏差一点,就有可能引发爆炸。”
这是贺丽远只在新闻报道中见过的爆炸装置。在此之前,全国还没有人工拆除水银爆炸装置的先例。
为了保留证据,以便破案所需,此次拆除方案选择了人工拆除。贺丽远记得,这次处置由师父带领他一起拆除。中间过程很艰难,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在危险的边缘……但最终成功了。该案也成为全国首例人工拆除水银开关反触动爆炸装置的经典案例。
2006年4月6日,昆明某超市发现爆炸物。当时正值商场最热闹、人员最密集的时候,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此刻,在晋宁工作的贺丽远接到这一任务,火速赶回昆明。当时的他,因为之前的工作任务已经一宿未睡。
穿上排爆服,慢慢走近防爆罐,贺丽远将炸弹轻轻取出放到地上,这是一枚定时炸弹,但他看了一下,发现这枚炸弹竟然连时间显示装置都没有。
“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安全销毁。但是爆炸物是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唯一的也是最直接的证据,如果选择安全销毁,将对案件侦破带来不便。我请求,由我进行人工拆除。”贺丽远向上级请示。
“批准。”对讲机那头传来指令,贺丽远毅然选择人工拆除,开始和“死神”博弈。他用工具刀将胶带和外包装一层层剥开,原来闹钟上的定时指针已被破坏,炸弹随时有可能爆炸。
凭借着过硬技术、超高心理素质,贺丽远小心翼翼地切断导线,慢慢将炸药和闹钟分开,然后看见炸弹内的大量填充物……30分钟后,炸弹成功拆除。脱下35公斤重的排爆服,贺丽远全身衣服已经湿透。正在此时,昆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传来消息,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并供述了炸弹设定的爆炸时间——只剩不到10分钟。爆炸装置成功拆除,刑侦技术部门提取到关键物证,成功破获了这起影响恶劣的爆炸恐吓案件。
“不怕牺牲,迎险而上。”这是贺丽远记录在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他时刻提醒自己,要把安全留给群众,确保每一次任务都万无一失。24年来,在700次涉爆任务中,贺丽远做到零差错、零失误、零伤亡。
每天坚持训练排爆技能
成为一名排爆手并不容易,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安全意识、实战训练缺一不可。
1998年,贺丽远进入昆明市公安局工作。不久,领导找他谈话,问他愿不愿意去参加排爆培训,还让他回去征求家属的意见。当时的贺丽远,并不知道“排爆”是干什么的,得知可以去培训学本领,他满心欢喜地同意了。那一年,贺丽远20岁。
一年后,贺丽远就“遭遇”了人生中第一个炸弹。嫌疑人在某处柜台上放了一个爆炸装置。接警后,贺丽远跟着师父到了现场。“200米的警戒线内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呼吸急促,甚至有想要呕吐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我第一次听见自己这么大声的心跳。”他回忆道。
“贺丽远,把工具箱拿过来。”已经准备拆除爆炸物的师父看着远处紧张的贺丽远发出了指令,贺丽远却没听到。
“贺丽远,工具箱!”第二次,贺丽远终于听清了指令,却挪不动步子,他缓慢地向师父靠近。可靠近之后,他发现自己手抖得连工具箱都打不开。
当天,“炸弹”被顺利拆除,单位领导告知他这是一枚假炸弹。之后,贺丽远久久不能从压抑的情绪里走出来。
“那一刻紧张、懊恼,诸多情绪缠绕着我。”贺丽远说,自己明明经过了严格训练,已经取得了排爆资格证书,竟然被一枚假炸弹吓住了。
处置完现场,过了几天贺丽远才缓过来。为了熟练掌握各种防爆知识和炸弹的拆解步骤,贺丽远阅读大量业务书籍;为锻炼手指力量,他一遍遍练习用筷子夹钢珠,甚至吃饭时都是吃一口饭夹一颗钢珠;每进入一座建筑物,总会下意识地在想“犯罪嫌疑人如果藏炸弹,会藏在哪”。他甚至会拿起遥控玩具车思考,这个遥控装置,所能遥控的范围是多少?家人们时常抱怨,“家里的电器都被拆了几遍”。
为成功拆解爆炸装置,贺丽远每天都将拆解步骤在脑海里过很多遍。跟着师父出现场,他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战友们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宝贵经验教给他。多年来,贺丽远对防爆知识和技能掌握越来越熟练。
将排爆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防爆安检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贺丽远先后组建党员突击队、科研攻关组,主动承担起攻坚克难、处突抢险任务,传承老一辈党员民警“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排爆精神。
在推动防爆工作方面,贺丽远钻研思考,先后撰写了2万余字的调研文章,并参与编写了《昆明市公安局防爆安检工作规范》和《昆明市公安局防爆安全检查办法》等工作守则,组织构建了全市“安检任务分层负责,涉爆现场二级处置”的防爆安检工作模式,为全省防爆安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9年全警实战大练兵开展以来,贺丽远带领大队民警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通过理论培训、技能比武、“红蓝对抗”等多种方式开展实战大练兵,创新了新形势下的反恐防暴培训方法。2020年7月,因成绩突出,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防爆安检大队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全警实战大练兵标兵集体”荣誉称号。
面对警队里一张张充满热情的年轻面庞,贺丽远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
为培养后辈们敢于排爆的勇气、保持对生命的敬畏感,他每次授课、训练都极为严厉,不敢有一丝懈怠。因为训练中失误了可以再来,但在实践中却容不得半点错误,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贺丽远带着排爆队员们每天都保持着高强度技术和体能训练,希望有越来越多优秀的“排爆手”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