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金沙县法学会岚头镇工作站“一二三四”法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本报讯(记者刘国彬)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法学会岚头镇工作站以点带面,通过“一二三四”法(组建“一支队伍”,培训“两类人群”,依托“三处设施”,紧扣“四个节点”),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组建“一支队伍”,使法治宣讲有人才。该工作站成立法治大宣讲工作专班,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双组长;建立法治大宣讲工作队,以法学会会员暨司法、综治和各村法律人才为基础,由法律顾问统一培训后及时到村到组到企业开展宣传工作。各村(社区)成立依法治村的组织机构。
培训“两类人群”,使法治宣讲有方法。紧紧抓住普法重点对象中“关键少数”和法治意识相对薄弱的农民,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普法工作。对于法治意识相对薄弱的农民,通过院坝会、村组会和红事舞台“十分钟”普法宣教机制,以及编写花灯调、山歌调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民俗文化普法载体开展普法宣传。
依托“三处设施”,使法治宣讲有阵地。建设法治一条街,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要求,规划建设法治文化主题街1处。依托村级公益广场和文化长廊,遴选出一批区位优势突出、法治文化底蕴浓厚、创建意愿较强的村组,作为特色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大力推动在政府机关、政务大厅以及卫生院、银行、沿街商铺等公共区域,建立法治宣传教育标牌、海报、公告(宣传)栏,开设法治宣传教育窗口和板块,进行经常性的法治宣传教育。
紧扣“四个节点”,确保法治宣讲有成效。提出“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节假日走村串户、赶场天对外拓展、重大活动凝聚共识”,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22年累计发放宪法宣传资料60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