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能手潘永结:努力把每一条线索转化为战果
作为一名基层办案警察,他被誉为大队里的“福尔摩斯”:面对没有先例可循的新型违法犯罪,他总能想办法攻克难题;面对线索匮乏的疑难案件,他也总能找出新的突破口。虽然只有三十岁出头,但他却能把涉案人员多、金额大、范围广的大案要案“办得漂亮”。这位年轻的基层办案能手,就是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案件查处中队民警潘永结。
潘永结从警只有十年时间,但他一直奋战在守护百姓舌尖安全的最前沿。他主办的刑事案件曾两次被福建省公安厅评选为年度十大经典案例。十年来,他荣立过个人二等功、个人三等功,曾3次获评“优秀公务员”,并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昆仑2020’专项行动成绩突出个人”。
在实践中学习
“提升业务最快的方法就是主动参与案件办理,在实践中学习。”这是潘永结与新入职民警交流时经常说的一句话。
1989年9月出生的潘永结,毕业于福建警察学院刑事侦查专业。入警之后,他仍坚持不断学习侦查业务知识,不仅向书本学、向前辈学,还向公安领域外的行业专家学。勤奋好学的他,很快就在局里脱颖而出。
2015年,潘永结参加公安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当时“食药环”等新型违法犯罪案件侦办处于起步阶段,案件侦办不仅涉及法律业务,还涉及安全监管、食品鉴定等专业领域,对民警的执法办案能力非常具有挑战性。
当年8月,潘永结在对一次农贸市场的走访中,了解到惠安某市场摊位的竹笋口感格外好。细心的他在心里产生了疑问:“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只有他家的口感特别好,会不会含有一些特别的添加剂?”于是,他自己掏钱购买了不同品种的竹笋送至鉴定机构检测,结果显示该摊位所售竹笋中二氧化硫含量严重超标。
在调查取证后,潘永结与同事对该摊位及加工点依法进行检查,现场查获笋干近百包、食品添加剂十余包,以及浸泡的竹笋数十桶,并扣押了涉案金额20余万元的销售清单。
后来,此案被列为公安部、福建省公安厅督办案件,犯罪嫌疑人被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定罪,最终被法院判处三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同年,潘永结侦办的另一起养殖石斑鱼添加禁用渔药案被公安部列为典型案例,并入选2015年全省打击食药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2022年3月,国家对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适用法律又更新了司法解释,如果没有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我们将难以跟上食药环工作。”谈及在办案中学习、在学习中办案的经历,潘永结这样感悟道。
细微之处得线索
问起潘永结的办案秘诀,他是这样总结的——“细微之处得线索”。
遇到疑难复杂的案件,他总是冲在前头,凭借着缜密周全的思维和锲而不舍的韧劲,一一攻破难关。
2015年1月,惠安警方在本县紫山镇某林场捣毁一个生产伪劣香烟的窝点,现场查获卷烟机、烟丝、卷烟等物品,却未发现嫌疑人的踪迹。随后,潘永结接到指令加入专案组,并前往窝点现场开展侦查工作。
由于嫌疑人具备一定的反侦查能力,起初专案组并未找到与嫌疑人相关的有价值的线索。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潘永结从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找到一张银行转账小票,票据显示为近期交易日期。随后,专案组人员以此为突破口,通过调取监控视频,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
在侦查该案过程中,潘永结发现该团伙成员并未离开泉州,而且经常驾驶货车出现在某工业区,有重新作案的重大嫌疑。随后,他和专案组同事先后乔装为快递员和电力工作人员,深入涉案工业区摸排,进而锁定窝点所有工厂的位置。2015年3月,惠安警方对该案进行收网,共查获假劣烟丝7596公斤及各类半成品伪劣卷烟,涉案金额达200多万元。最终,该案17名嫌疑人分别被判处2年至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那次勇闯深山化装侦查成功破获疑难案件,也给潘永结侦办大案要案带来更多的信心和勇气。2017年,惠安县发生一起重大贩卖假烟案件,犯罪分子将大量伪劣香烟从外地运输到惠安一个家具工厂进行“加工”,伪装成家具销售。
这种作案手法隐蔽性很强。潘永结作为主办民警,全身心投入案件侦办。他在海量信息中抽丝剥茧,努力获取有价值的线索。经过整整一年的侦查布控,案件成功告破,共查获假烟近7万条、烟丝3吨多,涉案价值4000多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这个特大包装假烟窝点被彻底捣毁。
该案是惠安县近年来破获的首起该类型犯罪案件,被福建省公安厅评为2017年全省“打四黑除四害”十大典型案例。
潘永结努力把每一条线索转化为战果。2021年5月,惠安县公安局接到辖区内有流动赌场的举报线索。潘永结和同事立即对该线索进行核查。但是,由于该案嫌疑人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频繁更换地点,在多个乡镇流动作案,还将赌场设置在交通不便的村庄里面,抓捕极其困难。潘永结和同事乔装潜入,先后确定了10多个可疑位置,为后期的收网做好充足准备。收网当日,惠安县公安局组织警力雷霆出击捣毁该流动赌场,现场抓获涉赌人员20多名,扣押涉赌车辆10多部,缴获赌资20多万元。此案的破获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后被福建省公安厅列为督办案件。
带动大家一起出彩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同事眼中,潘永结不仅是个办案能手,还是公认的优秀教官。
他经常指导单位民警提升办案质量,不但自己出彩,还带动大家一起出彩。每破获新型案件后,他总能将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并制作成课件进行分享。
在警队里,潘永结有一个结对的新警“徒弟”洪鸿权,刚从公安院校毕业。潘永结根据洪鸿权的性格特点、业务能力,帮助其戒断“孩子气”、摆脱“书生气”、增强“泥土气”,进一步为其丰富职业理想、坚定从警信念。
“公安工作纷繁复杂,我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真的远远不够。”作为新警的洪鸿权欠缺的是办案经验,面对疑难案件常常毫无头绪。遇到这种情况,潘永结总是耐心地为他解疑释惑,将自己的办案心得手把手地传授给他。洪鸿权也因此在工作上得到迅速成长。
潘永结指导洪鸿权成功办理多起涉黄涉赌和食药环案件。特别是在侦破一起生猪非法经营案的过程中,潘永结悉心指导洪鸿权如何制定抓捕方案、进行讯问攻坚,以及认定货值等,事无巨细。最终,该案成为一个经典案例,获得了福建省公安厅表扬。
“他非常善于总结归纳,每次都把法制部门对我们执法办案提出的考评意见进行收集、梳理,帮助我们避免一些问题重复出现,进而提高了办案质量。”洪鸿权这样评价他的“师傅”。
近几年,潘永结受福建省公安厅治安总队邀请,多次在全省治安业务骨干及全省行刑衔接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为参训人员授课。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举办的全国食药环侦民警大比武竞赛活动中,福建省代表队荣获团体第一名,潘永结就是代表队中的一员。2021年,他还在全省食药环案件课程评比中名列榜首,被聘请为福建省食药环业务讲师团成员。
2021年12月3日,为了进一步促进全省公安机关食药环侦队伍业务工作,着力提升打击食药环犯罪效能,2021年度全省打击食药环犯罪业务培训班在福建警察学院举行。阔别母校9年,潘永结这一次不是以学生的身份回到福建警察学院参训,而是作为讲师走上讲台,为全省食药环业务骨干分享案件侦办经验。
坚持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为了保持前沿工作状态,潘永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针对新型违法犯罪开展攻坚,并将办案体会分享给同事,带动大家一起成长。在破案过程中,努力把每一条线索转化为战果,他“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