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级优秀民警”樊有宏:坚守、前行在守护正义的路上
“我与樊有宏共事19年了,只要有案子,他总是第一个冲到犯罪现场勘查取证。”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二级技术主管张勇坦言,有时办案民警还在路上,樊有宏已通过勘查案发现场把案子破了。
作为洛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石门中队中队长,今年54岁的樊有宏已经从事刑侦工作33年,一直奋战在刑事技术岗位,参与主勘各类刑事案件现场3300余个,利用刑事技术直接破案600余起,依靠刑事技术提供证据支撑侦办案件1500余起,2022年荣获“全国特级优秀民警”“最美基层民警”称号。
将心理测谎技术运用于实战
原本想当画家的樊有宏,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刑侦技术民警,虽然没有与犯罪分子的殊死搏斗,也没有天南海北的缉凶追逃,却总能在犯罪现场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细致的侦查手法,利用蛛丝马迹“作画”,解读潜在信息,刻画出犯罪嫌疑人的形象特征,最终用铁证侦破疑难案件。
早在2002年,樊有宏就主动请缨,来到北京学习心理测试技术,潜心钻研心理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通过不断学习,他将心理测谎技术运用于实战。樊有宏坚信:“只有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才能用最新刑事侦查技术,多破案、破大案。”
2021年4月23日,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华阳镇县坝村五组发生一起命案,河南籍民工郝某某夜间被人杀死在出租屋内。办案民警根据现场勘查确定该出租屋是命案现场。同房租住的杨某某有作案嫌疑,但是杨某某坚称郝某某在室外摔倒受伤后,他将郝某某背到了床上。经室外勘查发现,杨某某的陈述与现场不符,有重大作案嫌疑。但案件经过3个多月的侦查仍无法突破。
同年9月初,洋县警方聘请樊有宏对嫌疑人杨某某进行心理测试。测试前,樊有宏对该案的案情和现场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反复斟酌每个细节,确定测试方案。
测试结束后,樊有宏对测试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多次回放,判断出杨某某所说的“将在室外摔倒受伤的郝某某背到床上”是谎言,在他看来,杨某某与部分涉案题目有显著相关、特异心力生物反应。因此,樊有宏确定杨某某就是该案的犯罪嫌疑人。这次测试的结果,极大地增强了侦查员的信心。办案民警通过进一步审查,该案终于取得实质性突破。
樊有宏直言,现场勘查是破获案件的第一步,案件的大量信息都来源于现场,现场勘查的质效直接关系到案件能否成功侦破。
30多年来,无论是严冬酷暑,无论条件如何恶劣,他一旦进入现场,很快平静下来,反复勘查,尽可能地发现、提取痕迹物证,对一个个扑朔迷离的犯罪现场,樊有宏用事实“说话”。
2021年11月23日早晨7时许,洛南县公安局永丰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永丰镇王村十组85岁妇女杜某某在该村公路上死亡,路上有多处血迹,怀疑是交通肇事造成死亡。洛南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勘查现场后,认为不属于交通事故死亡事件。死者家属和当地群众情绪激动。
樊有宏带领团队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后,对每一处痕迹反复观察、思考,并对死者在11月22日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但经过2个多小时的现场勘查,樊有宏和同事们并未发现碰撞痕迹,也无人为造成命案的迹象。
那么真相到底如何?樊有宏根据路面血迹形状、方向和死者携带物品的遗留位置,判断出死者的活动轨迹:晚上独自由该村口道路向其家的方向行走,行至半路时正面倒地致使鼻腔出血,爬起后沿公路向相反方向行走,大约200米后因行走困难,将随身物品置于路边,继续行走50多米后倒地身亡。
樊有宏和同事们根据这一轨迹,结合11月22日下午杜某某在该村另一处掉落水渠中致使下半身衣服浸湿,且22日晚上当地气温接近零摄氏度,分析认为死者由于年龄偏大,身上衣服潮湿,神志不清,首次倒地爬起后将回家方向判断错误,才向相反方向行走,最终由于身体原因死亡。
经过樊有宏专业分析和细致讲解,死者家属和当地群众心服口服,明确表示接受杜某某死亡不是刑事案件及交通肇事的结论。
利用指纹检验比对破获大案
值得一提的是,樊有宏善于思考和学习,创造性地改进了电脑图像处理方法,提高了指纹检验比对效率,成功破获多起刑事大案。
据了解,除了少数几个村子,洛南全县绝大多数乡镇都属黄河流域。但洛南人的生活方式几乎是北方化的,老百姓以面食为主食,地里的庄稼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
2015年入夏以来,犯罪分子趁着乡镇逢集之时潜入群众家中,在洛南县石坡、石门、景村、古城等镇疯狂盗窃粮食、现金等财物,群众损失严重。当时,陕西省公安厅将洛南“10·08”系列粮食盗窃案列为重点挂牌督办案件。
2015年12月3日,洛南县石坡镇南坪村张某家的2400多斤小麦被盗。当时正感冒发烧的樊有宏听到消息后,主动要求到现场进行勘查。在现场勘查中,他发现该案被盗粮食数量大,应该为多人作案,和以往作案手法相似,可以考虑并案侦查处理。
樊有宏回忆,当时已经有了电脑指纹库。输入本案提取到的嫌疑人指纹,电脑会推送最接近的50份指纹。但比对指纹是件枯燥且辛苦的工作,办案民警看上一两个钟头就会头昏眼花,但樊有宏接连对指纹比对了三天,每天晚上他的灯都要亮到深夜。
2016年元旦后,指纹比对工作终于有了进展。“这枚指纹比中了,没有问题。”樊有宏记得,那几枚指纹的根部起点、短棒、结合点……对应的特征都是一致的。
原来,经过多次在现场观察和模拟,樊有宏最终在一个茶几边,发现三枚灰尘夹层指纹,并提取到指纹信息。随后他利用指纹库进行系统筛查和人工比对,经过3天的努力,通过与300余份指纹卡逐一比对,终于锁定粮食被盗案犯罪嫌疑人贺某,为破获“10·08”系列粮食被盗案奠定基础。
贺某刚被抓获,樊有宏又通过在一位农妇家提取到一枚烟头上的DNA锁定了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薛某。最终这起系列粮食盗窃案被逐一侦破。
如今,凡有重大疑难案件,一些省、市的公安机关还是要请樊有宏前去协助侦破。
30多年来,这位秦岭深处的西北汉子,在守护正义的路上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