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干警孙心:把握当下,全力以赴
初见孙心时,只见她言谈举止爽朗而干练,目光炯炯有神。作为浙江省宁波海事法院政治部的一名干警,入职5年来,孙心辗转立案庭、执行庭、政治部,像一颗嵌入宁波海事法院的螺丝钉,见证宁波海事法院的高速发展,支撑起系列改革齿轮的运转。
在同事们眼中,孙心总是充满“元气”,“螺丝钉精神”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工作时总是尽职尽责,多年如一日,永远精益求精。
“你别看孙心个子小小的,但能量气场很强,是个‘拼命三娘’。”宁波海事法院机关党委副书记肖琳这样评价孙心。同样,在宁波海事法院政治部李涛看来:“孙心是典型的东北人,性格直爽,大大咧咧的。”
近期,孙心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人民法院政治工作先进个人。
踏实肯干的新人
宁波海事法院常务副院长沈晓鸣家在外地,工作日的晚饭不得不留在食堂解决,因此对院里常加班的同志了如指掌,孙心就是其中一个。
难得的是,他从未听孙心抱怨过辛苦。“孙心还很有悟性,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做事思路清晰有条理。”沈晓鸣评价道。
在孙心看来,如今能获得领导、同事的认可和表扬,是对自己这5年来踏实工作、认真学习的肯定。
5年前,孙心还是一个刚入法院的“新人”,刚入职没多久就被分到了一项“压力山大”的任务——在三四个月内对执行局两千多个案子进行检查评估,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当时恰逢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决胜的关键时期,中国社科院发布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国四级法院执行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在接受第三方评估前,宁波海事法院组织自查自评,这项重要任务落到了孙心身上。
当时无纸化办公还未全面普及,有些复杂的案件卷宗多达十几本,孙心就抱着一卷卷纸质材料从早看到晚。由于卷宗不能带出办公室,加班加点成了她的常态。最晚的一次,她一直忙到后半夜才回家。
在紧迫的时间表里,初来乍到的孙心又给自己加了一项行程——她主动申请和执行人员一起出差。要知道,执行庭出差是一项体力活,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再寻常不过。有的案件需要拘留被执行人,找到后必须马上带回,当天往返,很是辛苦。彼时还是新人的孙心知道自己缺少经验,希望通过跟随出差学习执行工作流程。
有一次,孙心跟着同事去往舟山市六横岛。虽然路途不便,但为了促成当事人和解,快退休的老执行员带着孙心从陆路到水路,上岸后再驱车探访当事人船厂和住处。
这一天的大半时间,孙心都不得不待在车上,即使上了轮渡也不能下车——他们乘坐的法院警车一上船,就被好奇的乘客围了个水泄不通,不少人甚至趴在车窗上往里看,好在车窗遮阳膜阻隔了一道道探寻的目光。“还是有点尴尬。”孙心笑着说。鲜少有人知道,孙心其实晕车,“小时候坐车比杀了我还难受!”虽然长大后不适稍有缓解,但乘车依然是种折磨。
总结这段差旅,孙心感叹:“辛苦,但值得。”对执行员来说,很多时候出差并非强制要求,而考虑到案件当事人大多是普通渔民,长途往来不仅不方便,也耽误他们生计,执行员们还是选择自己跑一趟。
几趟出差下来,孙心对执行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2017年底,她成功完成任务,回到立案庭工作。
立案庭不只立案
2020年,宁波海事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走进一张熟面孔——一名常来反映问题的当事人。进了大厅,他径直走到窗口,像是见到了老熟人,向坐在里边的工作人员打招呼:“孩子生了呀?”后者一愣,突然意识到,他是把自己当成了之前怀孕的孙心。
得到否认后,他有些遗憾:“原来坐这里的小姑娘呢?”他不知道,那个友善又耐心的小姑娘已经调去了政治部。这之前,孙心在诉讼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了一年有余。
执行庭的经历让孙心看到法院末端运转流程,见到了一起起案件的结束,重回位于前端的诉讼服务中心,她对立审执一体化建设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立案庭负责立案工作,要有诉源治理意识。不是符合立案条件的就照单全收,而是要从源头化解矛盾。尽管诉前调解成功的案件并不计入工作量,但只要当事人有一丝调解意愿,孙心都不肯放弃调解。
这样的理念贯穿了孙心的整个立案庭工作阶段。怀孕6个月时,她收到一个立案申请:一名小伙乘坐观光渔船,上岸时被船夹伤了腿,不得不去医院动手术。为讨要医疗费,小伙将船老大告上了法庭。
在孙心看来,该案案情清晰,争议焦点明确,数额不高,即便真打官司,到头来也是围绕赔偿数额互相争执,对当事人来说,不如通过调解解决问题来得省心划算。调解前,孙心下定决心,当天一定要把这个案子化解。
令她没想到的是,这一调就是半天。当事人文化水平不高,讲不出大道理,“车轱辘话”反反复复,就是对赔偿金额来回拉锯。孙心只能一遍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导。
一旁的同事看着6个月身孕的孙心为这一个案子连续三四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连连感叹,换成自己,调解不成就给他们立案算了。孙心却不这样想,在她的努力和坚持下,当事人最终达成和解,双方当天就结清了赔偿款,还省下一笔诉讼费。
见过一些挣扎于生活底层的人,孙心深知他们的不易。她曾接待过一名当事人,远道而来,向她咨询了很久。最后当事人离开时的落寞背影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中。
如果不是别无他法,没有人愿意上法院,当事人将希望寄托于法律的公平公正,“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孙心说。
在立案庭,她听到过最受鼓舞的话,是来自另一名外地赶来的当事人,他向孙心咨询后,最终在几家有管辖权的法院中选择了宁波海事法院:“因为我相信你们。”
抓住每一个当下
出色的工作表现为孙心赢得了众多荣誉,她在2020年、2022年被评为宁波海事法院“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2021年受嘉奖,2021年荣立个人三等功。
但孙心有个遗憾。2021年12月,父亲确诊癌症晚期。然而年关将近,正是法院最繁忙的时候,孙心走不开。“她是家里的独生女,那段时间,她顶着巨大的压力,还能工作如常,继续加班,很不容易。”肖琳说。孙心一直坚持到春节放假才回家。
3个月后,孙心的父亲去世了。之后的几个月,孙心一度备受煎熬,但她明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投身工作意味着无法全身心地陪伴家人,但只要用心做了,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她从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她想抓住每一个当下,全力以赴。
秉持着这样的人生理念,工作中的孙心永远风风火火:她曾协助办案法官调处一起群体性纠纷,面对三十多名心有怒气的当事人毫不胆怯,最终成功调解,还收到了当地党委政法委的锦旗和点名表扬的感谢信。为在象山、义乌等地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孕期中的孙心频繁出差,从不请假。由于诉源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她主笔的《“枫桥经验”在浙江海事审判的创新与发展》入选2019年中国法治蓝皮书。
回想起一幕幕工作往事,孙心说:“我很幸运,赶上了海事法院发展的重大节点。”在她入职的2017年,宁波海事法院审理全国首例海事刑事案件马耳他籍“卡塔丽娜(KATALINA)”轮二副艾伦·门多萨·塔布雷交通肇事罪一案,由此拉开了“三合一”改革的序幕,海事法院的职能范围拓展到刑事、行政、环境资源等案件。为畅通涉外海事纠纷解决渠道,宁波海事法院成立“一带一路”纠纷诉调对接义乌中心,深受外商信赖。与此同时,移动微法院普及、无纸化办案办公等系列改革接踵而至。
在这些改革和活动中,总少不了孙心的身影。“她办事很让人放心。”沈晓鸣说,当前的法院队伍正需要像孙心这样能打硬仗的人,来应对越来越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要求。
其实,孙心的生活里不只有严肃的本职工作,她的业余时间也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生孩子前,她周末常和家人登山,攀过峭壁,越过名岭;这阵子,她给自己报名舞蹈班,每周坚持学习民族舞,在舞蹈机构拍摄的学员成果展示视频中,孙心稳居“C位”。
单位里,孙心还是大型晚会的“御用”主持——院里拍摄的微电影首映仪式、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主持人孙心从容应对大大小小各种场面。沈晓鸣评价她:“台风稳健不输专业主持人。”
历数孙心的“文艺履历”,她参演过院里拍摄的微电影,组织过宁波海事法院合唱团参加宁波市市直机关“最美颂歌献给党”合唱比赛,并拿下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在2021年首个“女法官国际日”,孙心带领女职工编排表演节目《海的女儿》,获得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发文表扬。
孙心像是拥有使不完的能量,台前幕后、各个部门、工作生活,熠熠闪光,充满“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