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守奉献迎接照进祖国的第一缕阳光

  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佳木斯边境管理支队地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位于中国的最东端,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下辖同江、抚远、黑瞎子岛三个边境管理大队,辖区边境线长305公里。

  截至目前,佳木斯边境管理支队已有2个单位被国务院授予荣誉称号,3个单位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荣誉称号,1人获评“全国特级人民警察”,1人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3个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15个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3人荣立一等功,4人荣立二等功,242人荣立三等功。

  多年来,该支队民警用青春与热血守护着祖国“东极”边境的平安祥和,用担当和奉献谱写着一曲曲“扎根边疆、热爱边疆、建功边疆”的无悔战歌。


  乌苏镇边境派出所所长田阳:“若祖国需要,我会一直坚守。”


  从青涩学子到执法标兵,从不谙乡情到如鱼得水,从普通新警到守护“东极”安宁的所长。如今的成熟与坚韧,是田阳14年如一日的坚守铸就的无悔青春。

  乌苏镇边境派出所素有“东方第一所”之称,其管辖的乌苏里江是大马哈鱼洄游进入中国的第一站。丰富的渔业资源使此处的界江管理任务异常复杂严峻,0-39公里的乌苏里江是田阳与非法捕捞者斗智斗勇的主战场。

  春渔期,凌晨2点,随着东方天空的鱼肚白变成一道道金黄,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平静的乌苏里江时,田阳已经带着民警赶到船管站放船,之后驾驶巡逻船全天在江里巡视,直至晚上8点才能收船。其间,只能以面包和水充饥。

  入冬后,防止违法越界、违规捕捞成为边境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零下4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和刀子般的寒风加剧着工作难度。冬季江面封冻,无法走车行船,田阳和战友们每天都要在重点江段步行巡逻至少3个小时,全程不能停歇。一旦停下,身上马上结冰,特别容易冻伤。巡逻没多久,田阳的帽檐上、衣领上,甚至睫毛上,都挂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霜。“只有大家平安才有小家幸福,用我们的坚守换来百姓的平安,特别值!”田阳自豪地说。


  街津口边境派出所所长刘昌凡:“百姓的平安喜乐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


  从警20年,刘昌凡始终战斗在边境一线,与界江为伴。

  从天色微亮到星光披肩,他或是走访渔民宣讲政策法规;或是巡逻踏查、设卡盘查防范违法作业;或是搏浪潮头打击非法越界……辖区的39公里界江,无不留下他的身影,在他的脑海里刻印着辖区每一条河沟、每一座小岛、每一处浅滩。

  无论什么天气,刘昌凡都坚持每日带领民警们在界江一线巡逻踏查。入冬以后,江面封冻不均,地势复杂,一些江段车辆难以通行,由以往的车巡改为步巡,39公里的边境线,民警们有时一走就是一天。在滴水成冰的严寒气候下,刘昌凡和战友们无怨无悔坚守着。

  几年来,刘昌凡办理的各类违边案件近100起,破获刑事案件20余起,查处治安案件230余起,抓获网上逃犯3人,收缴、销毁的违法网具长度加起来超过辖区的边境线长。他20年如一日的工作,有力地确保了界江作业的良好秩序,渔民都纷纷竖起大拇指。他以强有力的基层工作,为百姓撑起一方平安的蓝天。当看到辖区越来越欣欣向荣、稳定和谐时,刘昌凡的心中充满着欣慰与自豪,“辖区百姓的平安喜乐永远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


  黑瞎子岛边境派出所教导员徐旭:“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守护好这条江、这片岛。”


  黑龙江省抚远市黑瞎子岛区域内全年禁捕,但仍有不少人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徐旭为和不法分子斗智斗勇,摸清了岛内的每一条水道,即使在夜里也能咬住对手不放。边境管理工作,徐旭一干就是16年。

  截至目前,他积累了一组组令人震撼的数字:江上累计行程超过3万公里;对渔民100%熟悉;查办涉边案件150余起,无一起上访上诉。

  在执行边境管控任务时,每天3次巡逻属常规动作,江水上连续执勤十几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巨大的早晚温差,肆虐的蚊虫叮咬,常常让人难以忍受。每年4月刚开江时,江面上还有大量的浮冰,巡逻任务非常危险,可能因撞击漂浮物而翻船。而到了冬天,江上“清沟”遍布,江下暗流涌动,徐旭和同事们腰系安全绳,在冰面上一巡逻就要五六个小时。

  抚远市是迎接照进祖国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名字里有个旭字,好像生来就与日出有着特别的缘分。”徐旭觉得,驻守边境线虽然很辛苦、很寂寞,但他的工作对祖国、对人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将扎根祖国‘东极’,把团队带好,将经验传承下去,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守护好这条江、这片岛。”


  乌苏镇边境派出所民警王寅:十年坚守,把青春献给祖国“东极”


  入警10年来,王寅一直投身祖国“东极”这片土地上,胸中有家国,心中有山河,家便成了国,国也就是家。

  2017年,王寅开始驻守通江口滩地,要想在此扎根,首先就要与三大“天敌”——水、蚊子和天气“过招”。这里位置偏远,淡水匮乏,需要定期从派出所送水饮用。乌苏里江内河汊众多,水草茂盛,蚊子个头和毒性都很大,被叮上一口,创口流黄水,如果叮到关节上,更是痛彻心扉。冬天零下40摄氏度,夏天零上40摄氏度,极端温差让人难熬。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这里的艰苦环境给我一个下马威。”为了克服困难,王寅一边向前辈移民管理警察取经,一边细心留意着渔民的生活方式。他时常提醒自己,“老一辈驻滩人和渔民都能坚持过来,我也差不了!”这种不服输的劲一直支撑着他。

  作为移民管理警察,维护乌苏里江、黑龙江两大界江安全稳定,王寅丝毫不敢马虎。每年4月份乌苏里江开江,11月份乌苏里江结冰,王寅和同事们都要住在江边的趸船上,与渔民同吃同住同作息。在他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下,通江口滩地的越界案(事)件逐年降低,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实现了边境“零越界”的历史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