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动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司法局召开的北京市涉外法律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立足国际交往中心的首都功能定位,以首善标准积极作为,推动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在律师、公证、仲裁、司法等多个领域,取得积极成效。北京涉外法律服务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涉外法律服务力量不断壮大,涉外法律服务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涉外法律服务作用日益彰显。

  据了解,北京市司法局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律师为重大涉外经贸活动提供法律服务的实施意见》《北京市关于改革优化法律服务业发展环境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努力营造“友好、便利、规范、透明”的制度环境。北京法院不断探索完善涉外商事审判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北京国际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北京国际商事法庭建设,为中外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依托首都人才吸附、资源汇聚的区位优势,北京市先后建立涉外律师教育培养基地30余家,组建北京市涉外律师人才库,汇聚一大批国际化水平高、业务领域广的法律服务机构和具有专业经验、国际视野的涉外法律人才。目前,北京市有涉外律师事务所400余家,拥有涉外律师4000余人。全市24家公证机构,均可办理涉外公证业务,方圆、长安两家公证处被司法部纳入全国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

  在对外交流和合作方面,北京市律师协会、公证协会分别与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组织签订合作备忘录;北京仲裁委着力打造《北京仲裁》等特色研究品牌,并以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海外发布为主线,向世界全方位展现中国商事争议解决的发展成果;北京市支持律师事务所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已在8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290个分支机构;北京仲裁委分别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仲裁中心、调解中心开展战略合作,促进争议解决服务国际化发展。

  随着北京涉外法律服务发展,在服务“一带一路”、服务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服务国家外交工作大局、服务打击跨国犯罪和追逃追赃等方面均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多起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案件中,北京涉外律师发挥专业优势,全力维护我国企业在海外的正当权益。在今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期间,北京市律师协会、北京仲裁委共同组建公益法律服务团,用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冬奥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