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廷武:心系调解的“说事能手”

  “让老百姓少走弯路,进一次门就能把矛盾化解。”从事法律服务已近27年的郭廷武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能通过一技之长为老百姓解决纠纷,感到很幸福。

  他如今是陕西省志丹县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品牌调解员,2019年被志丹县司法局评为“十佳干警”,两次被志丹县委、县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被延安市委政法委评为“十佳”说事能手。2021年被延安市司法局评为司法行政工作标兵。而他所组建并负责的志丹县调委会,曾两次被陕西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


  “纠纷解决了很有成就感”

  今年45岁的郭廷武一直从事着法律服务工作,在做调解工作方面既是“专职”也是“专家”。

  1994年3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在志丹县保安律师事务所、保安司法所、志丹县司法局街道办司法所工作。2015年10月,因司法所机构撤并,被调到志丹县双河镇人民政府担任维稳办主任,2016年4月又调回志丹县司法局工作。

  “能把老百姓的纠纷解决,我很有成就感。”这份能让自己有成就感的工作,郭廷武始终充满干劲儿。2017年,郭廷武在县司法局指派下组建志丹县人民调解委员会。2019年4月,“廷武品牌调解工作室”在志丹县正式成立。

  “调解工作很繁琐,事无巨细。”郭廷武说,“既要依法合规,也要取得社会实效。”

  2020年,志丹县人民法院移交一起物业管理费纠纷到“廷武品牌调解工作室”,涉及小区300多户业主、物业费60多万元。郭廷武分析此案虽涉及人数不少,但其实“每个人要付的钱并不多”。

  最初他打电话一一进行联系,但大多数业主都不接电话,要不就将他的电话拉入黑名单。之后郭廷武在小区内组织了几次普法宣传,也收效甚微。他只好逐户上门,跟所有业主面对面沟通,最终这起纠纷得到有效化解。物业公司明确表态将提高服务管理质量,业主也及时交纳了物业费。

  类似这样被郭廷武妥善化解的纠纷为数不少。自他负责志丹县人民调解工作以来,组织、参与调解婚姻家事、民间借贷、交通肇事、工伤理赔、劳动报酬等各类纠纷729起,调处标的9000万元,为当事人减轻诉讼成本、挽回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

  “他是真的热爱这个工作,县里很多疑难案件都请他来调解。”志丹县综治中心主任王晓江这样评价郭廷武。


  “调解过程反反复复是常态”

  “我们严格按照调解程序调解每起案件,一案一卷永久保存。”郭廷武边说边向记者展示档案柜里排得密密麻麻的案卷。

  档案柜里保存的是他们调解的近五年的案件,除此之外电脑里还存档着图文俱备的工作记录,这些都是他们开展调处工作的累累成果。

  “每件成功调解的背后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在调解“行家”郭廷武眼里也有三类较难啃的“硬骨头”:一类是群体性上访事件,众口难调;一类是重大人身伤亡事件,如交通肇事,牵扯到赔偿,当事人反复较大;还有一类是婚姻家事案件,调处过程中当事人情绪不稳定,也不易调处。

  不过郭廷武也有调解对策:“就是要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这种反反复复是我们调处工作的一种常态,基本上每个案子都会出现。”

  郭廷武表示:“调解要坚定意志。”截至目前,经他所调处的纠纷没有出现当事人投诉及重新激化反弹的现象,此外他还成功化解了多起有重大影响的信访事件。

  郭廷武曾主导调解一起在陕西省有重大影响的信访事件,如今仍记忆犹新。

  郭廷武所负责的“廷武品牌调解工作室”接受委托后,详细了解事件前因后果并归纳该案争议焦点,有了基本的调解思路。但双方对补偿款的确定有较大分歧。

  其间,当事人多次信访,要求妥善解决此事,郭廷武等人做了大量说服工作。与当事人接触的三年,是调解进行的三年,也是不断“交心”的三年,当事人由一开始的不信任到后来把调委会的调解员当成朋友,苦恼、顾虑也愿意倾诉,使调解工作有了新的转机。

  就在这种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的耐心疏导、调解下,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此事圆满化解。


  “专业调解要跟上时代节奏”

  “要跟上时代节奏。”郭廷武经过多年“调解实战”,坚信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储备,用废止的法律开展工作就会遭受质疑。2017年他专门从事调解工作之初,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远远达不到现实情况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要求,便用心钻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各类法律法规,撰写了近10万字的工作学习笔记。

  近几年来,郭廷武先后挖掘、培养并吸收了婚姻家庭、物业管理等行业性调解能人65人,打造一支以他为首的精通法律、善于应战的专业调解队伍。

  郭廷武表示,不但要会调解,还要会总结,同时还要推广经验,这样才能把人民调解事业做得更好。郭廷武在边调解边总结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志丹县情的调解模式,即“三心一联”工作法——热心、细心、耐心加回访联系的调处机制。

  据他介绍,“热心”是对待当事人要热心诚恳,取得当事人的充分信任,是做好调处工作的第一步;“细心”是调解员要认真倾听,找准调解的突破口;“耐心”是调解员要戒浮戒躁、耐心劝导,不得逃避推诿、避重就轻,公平认真地处理每起案件;“一联”是案件调处终极目标是彻底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应长期与当事人保持信息联系畅通,防患于未然。

  在郭廷武眼里,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所面对的不是单纯的调解案件,而是一个个质朴的百姓,我们要用爱心架设好这座‘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