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检:今年上半年检察机关起诉帮信罪六万余人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近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2022年上半年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6.4万人,有力促进电信网络犯罪源头打击治理。
帮信罪是2015年11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罪名,主要指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犯罪行为。2015年刑法增设帮信罪至2020年10月“断卡”行动前,检察机关以帮信罪起诉6000余人。“断卡”行动以来,检察机关以帮信罪起诉近13万人。
从检察机关起诉人员年龄看,低龄化现象突出,30岁以下的占64.8%,18至22岁的占23.7%。犯罪嫌疑人中,低学历、低收入群体占多数,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非法买卖“两卡”。同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民营企业尤其是科技公司收入较高者涉罪人数持续增加,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开发软件、提供技术支持。
从检察机关办理案件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行为所帮助的上游电信网络犯罪,主要集中在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领域,其行为方式主要有三种:非法买卖“两卡”尤其是银行卡,为上游犯罪提供转移支付、套现、取现的工具,占起诉总数的80%以上;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软件工具,如GOIP设备、批量注册软件等,提高犯罪效率、降低犯罪成本;开发专门用于犯罪的“黑产”软件工具,如秒拨IP等,逃避监管或规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