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正式开启集中行政复议职责实践探索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根据《北京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北京市行政复议职责于7月1日起由市、区两级人民政府和经开区管委会集中统一行使,这标志着全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任务按预定计划顺利完成,北京市正式开启集中行政复议职责的实践探索。7月5日,北京市司法局召开“北京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介绍北京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整体情况。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受理75919件行政复议案件,通过撤销确认违法变更,责令履行法定职责等行政复议决定直接纠错的案件为7368件,直接纠错率9.7%,综合化解率超过30%,成功化解了大量行政争议,包括很多疑难复杂案件和新类型案件,很好地发挥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作用。

  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基础上,北京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注重发挥行政复议的监督功能。各级行政复议机关通过行政复议典型案例的培训宣传,更加精准地传导法治思维与法治理念,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通过行政复议意见书、行政复议建议书等形式及时指出行政执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求有关行政机关切实加以改正,有效发挥“办理一案、规范一片”的作用。

  目前,北京市已形成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和专家参与,利用好首都丰富的专家智力资源,完善“政府主导、专业保障、社会参与”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北京模式”,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和权威性,健全完善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和机制。市司法局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化技术为行政复议工作赋能,逐步实现在线申请、在线听证、在线办案、在线考核监督管理,推动行政复议文书公开,实现广泛的信息共享、及时智能的数据统计分析。

  北京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深入开展“复议为民促和谐”专项行动相关工作,始终致力于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有效监督规范依法行政,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有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