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创建“法治小镇”服务法治建设

让法治文化接地气润人心


  “在风景如画、环境优美的九龙湖畔,在秩序井然的各个居民区的里里外外,每一幅漫画,每一处雕塑,都展示出法治文化的独特魅力;行走在充满法律文化气息的每个主题公园、文化长廊,让人有种无‘法’不美丽的感觉……”不久前,浙江省台州市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与台州市全面依法治市研究中心(筹)联合实地考察温岭市城西街道“法治小镇”时,台州市委党校教授杨文杰,台州市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相关负责人王建华、童明强等考察团成员由衷发出感叹。

  近年来,台州市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温岭市城西街道、玉环市大麦屿街道、临海市东塍镇等地率先开展“法治小镇”示范创建工作,着力提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质量,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动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法治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将“法治小镇”建设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将‘法治小镇’建设的全过程与地方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传承、生态文明构建有机融合,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之举,具有较强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王建华如是说。

  据他介绍,台州“法治小镇”的主要特点是以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模式+乡贤文化元素,让乡镇、街道成为一个以法治文化为基调的新型众创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和生活空间,带动当地特色乡村旅游行业的兴旺和发展。具体来讲,就是以法治文化建设为切入点,通过“三借”(借贤、借势、借网)引“三流”(引入资金流、人才流、文化流),将“三治”(自治、法治、德治)高度融合,通过5+X(一园、一院、一堂、一长廊、一中心+特色)的模式,创建融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为一体的“法治小镇”。

  他进一步解释,“5+X”,即建设5个功能区域:一园(美丽家园),即建设乡贤回归反哺家乡的文化、产业和生活园区;一院(反邪寺院),即每个乡镇借用寺院阵地,运用社会力量开展群众性的反邪教活动;一堂(法治文化大讲堂),即以乡村业已建成的文化礼堂为平台,开展法治文化巡回宣讲活动;一廊(法治文化宣传长廊),即在乡镇热闹街区开辟一处法治文化宣传长廊;一中心(社会治理中心),即发挥各地业已建成的涉法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作用和功能,就地化解基层社会矛盾。“X”就是本土特色文化和乡贤成就展示,推动乡镇社区精细化治理。

  这其中,社会治理中心作为“法治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社会治理领域的一次创新运用,着眼于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老百姓一站式解决各类问题。目前,台州全市基层检察院均已入驻社会治理中心并正常开展工作,模式有“定时到岗、随时约岗、常驻在岗”三种,并将12309检察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举报受理、法律宣传等功能融入其中,积极打造集信访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司法救助、心理疏导为一体的涉法涉诉信访“一站式”联调共治格局。

  把“法治小镇”建设融入当地社会发展中,台州市政府咨询委员、法治文化顾问徐卫华建议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学术文化研究;二是建设好法治主题公园和法治文化宣传长廊,向人民大众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三是建立涉法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村居,建立联系点和联系户,面对面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在法治实践中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创建‘法治小镇’是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活动和深化台州‘县域法治’建设的应有探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将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更多有益经验。”玉环市副市长方安平说。


  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为基层治理赋能

  在台州市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与台州市全面依法治市研究中心(筹)联合实地考察温岭市城西街道“法治小镇”建设过程中,城西街道办主任孙美玲、党工委副书记陈遥分别介绍了情况。地处温岭市重点开发建设新城区的城西街道,积极探索创建“法治小镇”的台州模式和实践路径,2020年就完成了便民服务中心和矛盾调解中心建设,把便民服务和矛盾调解放在同一个场所,安排能合并办公的部门站所和单位窗口统一进驻。2021年以来,城西街道全面推进“法治小镇”创建,计划通过3年建设,全面提升城西法治化水平。

  目前,该街道管辖的王府基村、湖畔社区、康庭社区、开元社区成功创建浙江省民主法治村(社区);城西街道驻司法所调解室被浙江省司法厅命名为“金牌调解室”;开元社区“和合家事调解室”被台州市妇联评为先进单位。城西街道2020年被评为台州市“普法宣传示范街道”,2021年法治阵地建设先进单位。“我们还设立了企业职工维权工作室,仅2021年累计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50余次,帮助120余名工人追讨工资或补偿款共计270余万元。”孙美玲说。

  据悉,在“法治小镇”建设中,城西街道通过科技赋能,在开元社区等建设“和合传万家”家庭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围绕便民和调解两大主题开展服务,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交往交融交心”的良好氛围。同时利用该社区业委会、楼栋长、协会社团等民间力量,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联系,并以此为纽带,引导居民依法参与社区自治。该街道还在西子、湖畔等社区建设“四点半学堂”“文化家园”等平台,通过“线上点单、线下服务”的场景,以数字手段赋能社区治理。

  此外,素有“六邑通衢”之美誉的临海市东塍镇,近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镇方面做了不少富有成效的工作,大力推动制度化、法治化建设。比如,落实村级法律顾问制度,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打造“吴世良调解工作室”等调解品牌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等。“临海市作为全国文明实践的试点单位,依托‘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综合治理平台、执法监管平台、便民服务平台、综合监督平台,全科网格),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农村文化礼堂的‘智慧大脑’,发挥‘文化窗口’和‘文明窗口’的作用。”王建华介绍说,“其中,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作为‘法治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社会治理领域的一次创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