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永城市文化路派出所多措并举践行辖区平安“守护者”使命
党建队建深度融合 “两访一送”服务群众
2022年3月,河南省永城市公安局文化路派出所被河南省委表彰为“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所长郭超说,这既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给予他们的一种鼓励。
永城市公安局文化路派出所成立于2006年4月,位于永城市雪枫办事处,辖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城区的快速发展,辖区人口结构和治安情况愈加复杂。2021年7月以来,该所结合辖区经济发展速度快、治安状况杂、各类矛盾纠纷多等特点,因地制宜、创新举措、严打严防,破获了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盗抢骗”案件。
“红色引擎”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文化路派出所将豫东红色基因渗透进民警的血脉之中,建立以“党建带队建促工作”为引领的工作品牌,实现党建队建深度融合、队伍业务同频共振,成为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将忠诚教育、素质锻造、作风养成融于日常,筑牢忠诚警魂。全所民辅警始终坚持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提高,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潜心钻研业务知识、技能和技巧,不断提升公安业务工作水平;不懈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目标,全力实践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铮铮誓言。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工作、以工作出成效”,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上好政治教育“第一课”、红色传承“初心课”、反面典型“警示课”、公安英模“思齐课”,夯实派出所队伍忠诚纯洁可靠的思想根基,让队伍焕发新的生机。
践行“两访一送”机制推进基层基础工作
2019年以来,文化路派出所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努力构建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全面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文化路派出所把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一标三实”工作、“一格一警”工作、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相结合,以积极开展“大走访”工作为抓手,以“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查问题、治乱点”为主要内容,结合“五必访”工作方法,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络,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解决在实处,夯实基础工作。在开展走访时,要求逐家逐户进行走访,全面掌握辖区内人、房、物情况,加强实有人口管理,不断提高人口熟悉率。坚持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工作思路,加强对流动人口、租赁房屋、“九小”场所管理,落实登记、办证、安全检查等管理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档案,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自“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以来,该派出所本着“改就改好,改就改精”的工作初心,做实基层基础工作,将派出所80%警力投入到社区警务队,深入推进“两访一送”工作机制,全力提高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两访一送”工作机制中,“两访”指入户走访、警情回访,“一送”指由辖区民警把群众身份证送上门。
“入户走访”即将案件警组划分到各辖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人管理一小块,民辅警入户走访分为两部分开展,纳入派出所日常考核机制。每周一到周五,每人入户走访10户,周五汇总,每周六全员大走访。走访时,不管是否见人,都要将带有反诈宣传知识的警民联系卡张贴在每家每户显眼位置,以便群众有事及时联系辖区民警。同时,建立警民联系微信群,居民想办理业务或者有疑问都可以提前在群里咨询,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辖区民警每天也要在微信群里发布一些安全防范知识,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警情回访”即由“警务指挥室”掌握每日警情,并将警情分流到各辖区民警,由辖区民警对矛盾纠纷报警人进行二次回访,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稳妥化解矛盾纠纷,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建立辖区平安“守护者”的良好形象。
“一送”即由户籍民警将新办理的身份证分发给社区民警,社区民警提前和群众电话联系,约好时间,利用入户走访的机会,将办理好的身份证送到群众手中,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民警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据悉,该所实行的“送证上门”服务特别赢得了一些因工作时间限制或其他生活、身体原因不能及时领取身份证的群众的高度赞誉。
通过“两访一送”工作机制的开展,加强了民警与辖区群防群治力量的沟通和任务的及时传递,实现“情况掌握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进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形象展示在基层”的目标,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规范执法办案提升打击犯罪能力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文化路派出所紧紧抓住这一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积极创新,不断提升打击犯罪能力,强力开展案件侦破,大批案件得以告破,打击有效,震慑有力,赢得民心民意。
加强侦查破案,保持严厉攻势。把打击“两抢一盗”、电信诈骗作为工作重点,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自2019年以来,文化路派出所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84起,刑事拘留230人、起诉209人;破获各类治安案件242起,行政处理417人,连续3年在全局绩效考评中蝉联第一,实现了辖区治安平稳有序、群众安居乐业、经济持续发展,赢得辖区群众的一致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规范执法办案,提高打防效能。切实把执法为民、规范执法理念根植于每一名民警心中、落实到执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提高民警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接处警,加强执法记录仪使用,全程录像,全面客观地记录现场情况。为使派出所民警办公方便,文化路派出所对办案区重新进行划分和改造,设立包括询问室、讯问室、醒酒室、人身安全检查室等办案区域,并在办案区域设置门禁系统进行物理隔离。同时,安装同步录音录像设备,对民警执法过程同步监督,确保民警和嫌疑人的安全。2019年以来,辖区没有发生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没有因执法司法办案引发重大涉警负面舆情。
牢记初心使命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服务人民,立警之本。
2018年8月,受台风影响,辖区王引河上游永城段出现重大险情。汛情就是命令,文化路派出所全体民辅警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请战,迅速赶赴灾情一线,不分昼夜为堤坝运输沙袋,用血肉之躯为当地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堤坝。
2021年7月底,台风再度逼近永城。文化路派出所全体民辅警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高原则,把抢险救灾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全员在岗在位,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防查险,对辖区内的沱河、雪枫沟等重点河道区域重点关注,逐家逐户排查安全隐患,动员群众安全转移,将危房群众全部搬迁至安全地方暂住,以忠诚和担当坚守在防汛一线,扎实做好各项防汛措施,确保辖区安全度汛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2年,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文化路派出所再次全员出征,携手战“疫”。他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不接命令不撤退,在疫情防控点连续工作20余天,执勤时间累计180小时以上,检查过往车辆3500余台,过往人员5500余人次,努力实现“防风险、护安全、战疫情、保稳定”的目标,确保辖区每一名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
此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为助力辖区企业复工复产,文化路派出所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暨万警助万企”活动,组织民辅警成立复工复产小分队,实现警企对接,精准服务。他们分头走进分包企业,帮助辖区20个企业商铺复工复产,确保了辖区社会治安大局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