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法学会及法治社会建设中山大学研究院赴江门调研指导工作
本报讯(□吴思敏 通讯员张章) 近日,广东省法学会与法治社会建设中山大学研究院联合组成调研组赴江门市开展专题调研,了解江门市法学会工作情况及江门市打造“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工作开展情况。
会上,江门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五邑大学江门市地方立法研究院有关人员分别汇报了市法学会2021年在法学研究、法律服务、法治宣传、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放管服”视角下“侨都赋能”的法律应对》课题调研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江门市打造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讨论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起草背景、制定情况及存在困难等。
围绕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调研组提出要尽快推进江门市法学会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如期完成换届工作;要充分发挥法学会会员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助力平安江门建设;《“放管服”视角下“侨都赋能”的法律应对》课题要着重围绕“赋能”,让巨大的“侨资源”活起来,积极参与到江门地区经济发展中,助推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针对《行动方案》及考核指标的制定问题,调研组建议江门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深入了解自身具有优势、特色的社会治理方式,突出亮点,将其打造成全国标杆,成为全国示范。加强与兄弟地市的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优化《行动方案》、考核体系,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责任部门、明确完成时限。
江门市委政法委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法学会将加快推进机构改革、理事会换届等工作;市委政法委将结合会议研讨情况,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加强分析、比较、研究,使《行动方案》及考核体系更成熟完善、更严谨可行、更具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