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公安探索“放管服”改革新模式

打造“服务型”公安队伍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公安“放管服”改革这项中心工作,聚焦惠民利企,以公安“一网、一窗、一次”改革为主线,积极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致力于打造最优公安政务服务品牌。

  为进一步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更好服务企业群众和经济发展,济宁市公安局根据济宁市委提出的“精细化管理年”相关要求,专门成立调研专班,全面开展调研,走访办事群众和窗口工作人员,明确精细化推动公安“放管服”改革的工作方向,探索公安机关推进“放管服”改革精细化新模式。


  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

  济宁市公安局积极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集成服务模式,变“多头受理”为“统一受理”。企业和群众办理行政许可业务只需到济宁市为民服务中心公安窗口,“一窗受理、一窗出证”,形成公安业务闭环体系,实行审批服务事项内部流转,避免让群众和企业多跑腿,达到业务流程优化、审批集成高效的目标。窗口民警通过“一窗受理”系统直接受理群众申报办件,实行申报材料一次性录入、自动分发、并行办理。


  实施审批流程再造攻坚

  济宁市公安局精简办事手续,让服务模式“活起来”,让“跑一次”为上限、“不用跑”为常态,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办事不求人。打造“材料最少、时限最短、流程最快、收费最低、服务最优”的公安政务服务。

  严格压缩审批时限。按照“应办即办、说办就办、一次办结”的要求,本着“一切方便群众”的服务理念,所有审批事项在原有压缩时限50%的基础上再压缩50%,为企业、群众办事节约时间。如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金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审批及工程验收、保安员证核发、爆破作业单位(非营业性)许可、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核发、爆破作业项目审批、大型焰火燃放作业活动审批等项目,法定办理时限为20个工作日,现在群众在5天之内即可收到许可证件,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大提升。

  推行审批服务“网上办”。济宁市公安局依申请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对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的审批,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在限制、禁止的区域或者路段通行、停靠机动车的许可等业务实现“全程网办”。

  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核发、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保安服务公司设立许可等26项许可事项,涉及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11项证明事项一律实行告知承诺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改为工作人员联网核查进行查询,真正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和麻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落实“一次办好”的承诺。自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广以来,济宁市公安局办理相关业务达11万余件次,其中出入境394件次,车驾管116369件次,保安类审批16件次,爆破类审批1221件次,其他类56件次。


  全力提升公安审批服务水平

  济宁市公安局针对21项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大、关联度强、办理频率高的事项,包括机动车登记、出入境证件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交通违法处理、机动车驾驶证核发等,积极推进“极简办”、深化“集成办”、推行“全域办”,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深化“市县同权”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除行政许可事项已实现“市县同权”外,新增自行招用保安员单位备案,保安服务公司设立分公司备案,保安服务公司派出保安员跨省域为客户单位提供保安服务备案,治安保卫重点单位保卫机构、保卫人员备案4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以窗口服务前移或下放实质性审核权的方式赋予各县市区局权限,实现更多的公安审批服务事项“就近办、异地办、马上办”。

  济宁市公安局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积极改革创新,确保办理业务更顺畅、更高效,窗口服务更精细化、人性化,群众办证成本更低、等待时间更短、满意度更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行动不便的申请人,可提供登门办证服务,并第一时间将制作完毕的证件登门送达或免费寄送。拓展服务载体渠道,积极推广应用网络服务平台、移动端App等新载体,推广应用电子身份证、电子驾驶证等电子证照,不断丰富业务功能,让群众“少跑腿”或“不跑腿”。增设办证费用刷脸支付等新型便捷缴纳方式,满足群众多样化、便利化需求。推广自助设备应用。完善更新照相、填表、缴费、签注、发证、查询等自助服务设备,在证件照片采集环节,自助、人工方式有机结合,多拍优选,既高效规范,又保证申请人满意。规范优化服务措施。对照“流程再造”要求,梳理规范、调整优化业务事项办理渠道流程,不断改进服务方式。

  锚定从严治警,提高窗口民警的“硬本领”,锻造高素质公安政务服务队伍。济宁市公安局以评选“红旗窗口”“标兵个人”为契机,在警容风纪、内务管理、服务质量方面下大力气整治,全面提升窗口民警精神风貌和服务质量。定期组织公安窗口全体人员开展公安政务服务“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组织“审批业务小课堂”活动,提升全体人员窗口礼仪、文明用语、业务素质、履职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主动适应“一窗通办”需要,推动公安政务服务效能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