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检察权运行机制研究》

助力司法责任制改革 深入探究检察权运行

——评《检察权运行机制研究》


  《检察权运行机制研究》一书,由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作者是河北工程大学文法学院老师张永进博士。张永进曾长期在邯郸市检察机关工作,后回归高校,对刑事诉讼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随着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在全国检察机关的推开,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已经从理论课题成为影响检察官乃至全体检察人员的制度变革。党的十九大就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行了新的部署,这为检察权运行机制的完善提供了重要指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也对检察权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则紧随时代脚步,通过作者自身的社会经验和深厚的法学知识功底,对检察权运行主要问题作出了科学回应,体现出一个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书中,作者参考了300余篇中外高水平文献资料,搜集并分析了大量数据,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现出来,立体直观地向读者展示核心观点。


  聚焦司法实践

  研究主题明确,角度独特新颖。如书名所言,该书主要研究“检察权运行机制”,其中核心主题是检察权的“运行”。检察权运行机制是检察权的动态表现形式,作者强调对于检察权运行机制的研究,应该从单独关注制度文本规范转向关注检察权动态运行机制。

  问题意识突出,立足社会实践。问题意识突出,与作者自身的社会经历密不可分。作者曾任邯郸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检察官的任职经历,使作者更能深刻地发现检察权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凭借自身积累的法学理论知识,提出解决建议。

  本书密切关注司法改革实践,通过对部分司法责任制改革试点单位的分析,进行类型化归纳。当然,在试点单位的选择上尽可能采取客观抽样进行,从而确保改革样本的代表性。


  拓展理论视野

  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视野。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权运行机制的有关改革文件和学界研究成果,可将检察权运行机制的基础理论分为:检察官的独立性、运行结构、监督机制、责任追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检察权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是本书的重要研究思路之一。通过明确检察权运行机制的概念,从而防止概念定义上的误区。

  框架结构清晰,论证逻辑严谨。本书基本遵循了经典实证研究范式,即问题凝练→现状梳理→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通过透视九个具有代表性的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省份的改革情况,作者对五大机制进行观察和评估,总结出试点省份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的主要特征。

  参考资料翔实,观点科学可信。本书所依赖的研究资料,类型全面,数量丰富。翔实丰富且高质量的参考文献,保证了本书观点的科学性、真实性与可信度。通过对检察权运行机制相关主题的定量研究,作者揭示出该主题研究发展轨迹。以2013年为时间节点,随着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试点的推行,实务部门对检察权运行机制进一步重视,学界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法学研究方法,与时俱进。本书采用了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等研究方式。同时本书对检察权运行机制的研究,跳出了就制度研究制度的窠臼,不仅仅以立法者和司法实务者的角色研究问题,还从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分析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本书作为一本法学著作,虽然没有上升到法学理论创新的高度,但是对当下检察权运行机制改革完善的社会实践而言,仍具有重要参考阅读价值。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名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