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力举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日前,教育部公开曝光第九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这7起案例分别是:内蒙古财经大学教师乌某性骚扰学生问题;安徽农业大学教师高某性骚扰女学生、违反工作和廉洁纪律问题;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中学教师李某、金华市第四中学教师杨某某、邵某某有偿补课问题;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职业中专教师李某某教师资格证造假问题;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武罗学校教师姚某某体罚学生问题;海南省东方市思源学校副校长符某某体罚学生问题;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圣克弗斯幼儿园教师宋某发表错误言论问题。(4月11日《中国教育报》)
这7起典型案例涉事教师均已受到严肃处理,反映出各地各校深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严明底线红线,严肃查处师德失范问题的坚决态度。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首要在立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先后对广大教师提出“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的标准和期望,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后涌现出李保国、黄大年、钟扬、曲建武、张玉滚、陈立群、卢永根等大批优秀典型,赢得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但也要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违反师德行为时有发生,损害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常态化开展师德教育,尤其是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要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做在日常、严在日常,在教师的招聘引进、考核评价、日常监督与违规惩处等方面,严格师德师风要求,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对师德失范行为从严依规处理,对师德失范行为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教师,要根据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依法撤销或丧失其教师资格,列入教师资格限制库,清除出教师队伍。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压实学校各级党组织和行政主要负责人责任,以有力举措巩固师德师风建设成果,维护教师队伍良好形象。要加强尊师教育,传承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优良传统,使广大教师受信任、受尊重,保护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心无旁骛地一心教学、倾心育人,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